反腐倡廉
今天是:
【名人名篇】陈子昂《座右铭》家风文化初探:言行既无择,存殁自扬名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0-07-31 00:00 打印

转发到:

      2020年6月8日,第二批10名四川历史名人出炉,陈子昂名列其中。陈子昂凭什么能享此殊荣呢?

      因为他高举诗歌革新大旗,抵制和扭转六朝颓靡文风,提出了风雅兴寄的诗歌创作理论,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忧国忧民,廉正清明,为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陈子昂为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中,以《座右铭》为代表的家风文化,有着特殊的意义。

      陈子昂在《座右铭》中写道:

      “事父尽孝敬,事君端忠贞。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

      待士慕谦让,莅民尚宽平。

      理讼惟正直,察狱必审情。

      ……

      言行既无择,存殁自扬名。

      它的意思是:侍奉父母要力求孝敬,事奉国君要正直忠贞。兄弟之间要崇尚和睦,朋友之间要注重诚信。当官要注重公正谨慎,立身贵在廉洁清明。待人要追求谦让,面对老百姓崇尚宽厚平和。处理诉讼要正直,审察案件必须实事求是......言行都无可挑剔,不管生死自然会受到世人称颂。

      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在陈子昂短暂的人生中,处处践行着廉正的道德理念。

      刚举进士擢麟台正字的陈子昂,不顾自己位卑言轻,接连向武则天上书两封。在《谏灵驾入京书》中,力劝不要西迁高宗灵驾入关中,建议在洛阳就地安葬,以免耗资扰民;在《谏政理书》中,他提出奖励农耕、任用贤能等八条“安人”意见;在《谏雅州讨生羌书》中,陈子昂力主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反对轻易动武;在后来的《感遇诗十九》中,他响亮地提出了“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的观念;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后,陈子昂撰写上奏了《上军国利害事》等奏疏,提出军队垦田屯军、减轻国家和人民负担等建议;在《谏用刑书》等奏疏中,他强烈反对酷吏残害良善;在国家遭受战乱的危难时刻,他勇敢地站出来,肩负起救国救民的神圣责任。

      与此同时,陈子昂用诗文颂扬廉吏,痛斥贪官,要求自己像“岁寒霜雪苦”中的修竹那样,“含彩独青青”。这些,与陈子昂在《座右铭》中的家风文化一脉相承。

      家风清正,惠泽子孙

      陈子昂的《座右铭》,是他制定的处事为人的思想导向和行为规范。陈子昂这不仅是为他自己,同时也是为他的子孙后代打造的家风家训。

      

      陈子昂的《座右铭》,意涵广博,影响深远。贯穿这《座右铭》的核心要素,是“廉”、“正”二字,充分展示了陈子昂家风文化的廉正特色。不管是“事父”、“事君”、“从官”、“立身”,还是“理讼”、“察狱”,陈子昂始终要求他自己和后辈在继承陈氏祖辈慷慨豪侠家风基础上,以更高标准,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人。

      正因为陈子昂具有以廉正为核心内容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操守,才使他成为千百年来众多志士仁人效法的楷模。在陈子昂家风文化的熏陶下,其子孙有资料可查者皆品行端正,事业有成。这,为我们今天进行家风文化建设提供了珍贵的借鉴,应证了他《座右铭》的结束语:“言行既无择,存殁自扬名”。

 

来源:转载于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