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专题组合站点>>反腐倡廉>>学习园地
为加强灌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都管局纪委从2018年开始,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中,全面开展以“创廉洁文化工地、建安全优质工程”为主题的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创新廉政文化建设新方式,呈现工程监督新亮点。近期,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局纪委持续在灌区工程建设领域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以“如何把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做深做实,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作风建设水平”为课题,深入灌区工地加强调查研究、检视存在问题,找差距补短板,促整改抓落实。
一、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开展情况
都管局纪委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深入灌区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并吸取东风渠管理处开展廉政文化进工地的成功经验,于2018年印发了《都江堰灌区廉政文化进工地实施方案》,在灌区13个单位共19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开展了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各项目采取“签订廉政承诺书、设置廉政公示牌、聘请廉政监督员、设立廉政意见信箱和举报电话、 悬挂廉政横幅和宣传标语、建立监督检查工作记录台账”等措施,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工程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水利职工及参建各方的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强化对工程建设的监督,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营造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2019年,局纪委发文要求灌区及相关县(市、区)各工程建设单位要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都江堰灌区廉政文化进工地实施方案》要求,持续深入地开展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深入挖掘廉政文化内涵,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廉政文化,使廉政文化入心、入脑;积极开展活动把廉政文化进工地做深做实。
二、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的措施及效果
胡云厅长在2019年全省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指出,全省水利廉政风险点多、监管难度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基层损害群众利益的不廉洁问题仍有发生,是违纪违法高发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建设将持续加大投资,项目多、资金量大,势必带来更高风险。胡厅长要求全省水利系统要“补短板强弱项,强监管优服务”,进一步强化压力传导,严格监督管理,规范权力运行。
1、通过环境示廉,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树牢廉政观
在各工程项目部、施工现场及施工人员驻地等场所的醒目位置张贴廉政公示牌、廉政警句格言,悬挂反腐倡廉标语,让参建人员抬头驻足间都能感受到廉政文化的感染和熏陶。这一条条廉政文化长廊,将廉政文化渗透到参建人员的工作与生活的点滴之中,使廉荣贪耻的观念深入工地、深入人心。
2、通过活动育廉,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绷紧廉洁弦
一是签订廉政承诺书。承诺书规范了施工、监理、工程管理人员的从业行为,明确要求各方人员要遵守国家法规、履行廉政责任、遵守廉洁规定,严明纪律、明确责任。
二是设置廉政公示牌、设立廉政意见信箱和举报电话。公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检单位、廉政监督员、工程工期等信息,广泛接受参建各方以及社会人员对工程建设人员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此举,将提高群众参与监督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也时刻警醒着工程建设的参与者紧绷廉洁之弦,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开展廉政谈话,警钟长鸣。在施工期间,各单位领导及纪委在检查工地的过程中,既强调工程质量、进度与安全,又着重强调廉政纪律,对参建人员提要求、敲警钟。部分单位的纪委还专门组织对工程参建各方人员开展廉政谈话,提醒参建人员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德阳市罗江区纪委派驻纪检组还深入工地,结合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开展多方走访与谈话,收集建设各方的意见,创新强化监督措施,督促参建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3、通过监督促廉,增强廉政文化的推动力,织密监督网
《都江堰灌区廉政文化进工地实施方案》明确要求,由项目单位纪委负责选聘和派驻廉政监督员到施工现场,采取过程监督、日常检查、重点抽查、受理信访等方式,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工程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监督。
各单位按照“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标准,选聘了坚持原则、廉洁自律,具有一定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和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员作为廉政监督员,驻扎工地、挂牌上岗,认真开展监督和检查,并建立监督检查工作记录台账。重点针对在项目实施中,出现设计变更、方案优化调整、设计漏项等涉及工程量、投资增减等重大事项加强监督和检查。要求涉及工程设计变更事项,驻现场廉政监督员要现场参与研究并签字认可,才能作为施工单位结算工程量与价款的依据。此项要求能有效防止虚假变更,套取工程资金行为的发生。
三、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的成效和亮点
随着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在灌区深入开展,我们更加认识到廉政文化进工地是水利工程建设领域适应新形势下反腐倡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强监管优服务”的有效举措。通过签订廉政承诺书、廉政公示、畅通举报途径等方式,自律与他律双管齐下,起到“不敢腐”的震慑;通过派驻廉政监督员,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和重点监督,尤其是在工程设计变更这个重要环节上,相当于多增加了一个“监督哨”,织密了“不能腐”的笼子;通过在建设工地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加强廉政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廉洁因子在工程参建人员思想上中逐渐固化,达到“不想腐”的目的。
东风渠管理处自2012年率先开展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其成效显著。六年来,先后在新南干、东干、北干、牧马山干渠等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及张家桥电站技改项目中实施了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总投资超过4亿元。东风渠管理处党政班子高度重视、处纪委强力推进,把开展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作为加强作风建设、工程建设与廉政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处纪委采取“学、看、谈、宣”等方式,强化廉政教育。 六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吃拿卡要”等四风问题的信访举报,每年实施的工程项目为灌区进度最快、质量最好,为创建的“廉洁工程”“优质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18年首次开展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的人民渠一处、人民渠二处、外江处、黑龙滩管理处及罗江区等单位也取得了效果显著。
一年来,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廉政教育和加强廉政监督,灌区工程建设各方增强了“全面落实监督措施、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主动接受监督检查”的自觉,形成了规规矩矩的上下关系、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干干净净的业务合作关系;参建人员“坚守红线、不破底线”的定力不断增强;在灌区工程建设领域形成了“廉洁为荣、贪腐可耻”“勇于攻坚、谋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所有参加活动的工程项目未收到一起关于“吃拿卡要”等问题的反映和举报。灌区工程建设领域廉政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反腐自觉越来越增强,工程建设越来越廉洁高效。充分体现出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监督前哨的良好效果。
四、存在不足与努力方向
在灌区各单位的高度重视下,都江堰灌区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个别单位对开展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只是按部就班地开展活动,工作主动创新不够,缺乏积极思考、主动创新的意识和举措。
二是廉政文化宣传形式和廉政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廉政文化的氛围还不够浓。
三是个别项目廉政监督员的监督能力还有待提高,如台账记录不够详尽、监督台账记录过于简单等。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廉政文化建设水平。同时,要结合在都江堰灌区开展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建立长效和考核机制,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工地、进机关活动,持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力求使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更加接地气、驻人心、结硕果,促进灌区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为把都江堰灌区建设成为“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智慧灌区提供纪律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