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学细悟强党性
在做好本职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始终居于首位。只有政治能力过硬,才能“乱云飞渡仍从容”,只有政治清醒和坚定,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党委工作部署,精心制定学习计划,坚持:以上率下“引领学”,党员群众“统一学”,研讨交流“互动学”,教育基地“现场学”,专题培训“辅导学”,春灌一线“实践学”,掌上课堂“随时学”,知识测试“考核学”。在学思想中感悟思想伟力、补足精神之钙、锤炼党性。将“勤学”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终身课题,筑牢内心深处、扎根思想深处。把“学思结合”作为提升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法宝,光学不思,可能“食而不化”,学思结合悟其道。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积极运用思考的力量,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时刻清醒、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进一步端正工作态度,克服消极思维,破除急躁情绪,培树“定了就干、干就干成”的工作意识,培养“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习惯。
二、以学促干重实践
抓好主题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怎么做”“做得怎么样”。学得再好,如果脱离实际,轻视实践,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前,灌区节水、护水、用水、管水、治水问题仍然突出,既有客观现实问题,也有主观意识问题。工程老化带来安全隐患、输水瓶颈、水量损失,破解难题,唯实唯先,坚持系统思维和实践导向,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动力,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转变作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取得实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灌区群众对水资源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灌区用水热难点问题作为第一信号,深入灌区实际、直插问题现场,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消除隐患。坚持用实际行动落实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要求,守护官渠清水,为巴蜀大地保障民生、支撑产业、滋养生态、富饶乐土贡献人民渠力量。强化履职尽责,发扬斗争精神、实干精神,担当奉献、主动作为,积极投身灌区水利事业,为实现一代水利人的现代水利梦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