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第二管理处欢迎您!今天是:
防洪供水两手抓 看丘陵灌区汛期
怎样“小马拉大车”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4-06-05 19:22 打印

转发到:

五月下旬以来,都江堰灌区人民渠六期片区各区县接连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局部地区最大降雨量超过100毫米,部分时段启动洪水灾害防御四级响应;同时五月为一年中最繁忙的“双抢季节”,小春作物抢收和大春作物抢种同时进行。丘陵灌区降雨时空不均,来水波动大,既要做到颗粒归仓又要做到满插满栽,确保汛期灌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兼顾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带着这个矛盾的命题,人民渠第二管理处罗江水利管理站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四举措破题丘陵灌区的“老顽疾”。


一是全线防洪,模块化管理,始终把灌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人民渠六期干渠沿涪江和凯江分水岭蜿蜒排开,大部分位于丘陵地带,沿渠场镇、村社、建筑物繁多。罗江水利管理站把防洪区域以豆腐块形式分段细化,将渠系电站、水库、渡槽、险工险段、泄洪通道等重要点位在防汛预案中设置防汛专栏,记录不同水位下病险工段的运行情况,同时按照“电调服从水调,水调服从洪调”的原则,调节好电站发电和工程防洪的矛盾,并全线摸排泄洪通道是否畅通,将防汛排查情况和注意事项以函件的形式告知属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和灌区乡镇,确保防洪工作应知尽知,不留死角。


二是以训备战,实战演练,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警觉性筑牢安全屏障。罗江水利管理站与属地政府、水利部门、灌区群众、民兵开展联合防汛疏散演练,实景演练极端天气下渠道垮塌时工程泄洪、群众疏散、上下游调水等工作。同时以“打蛇打七寸”的方式锚定防洪重要点位,将与洪峰可达到3000m³的秀水河毗邻交叉的野坝堰工程枢纽作为防洪首要点位,组织全站员工对该处基本情况、上下游关系、拦引径流、历年水文情况进行再学习、再熟悉、再模拟,对节制闸、分水闸、泄洪闸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启用高水位报警器24小时“叫醒服务”功能,时刻做好大汛应对工作。


三是防洪要抓,供水要保,做好应对大汛和大旱的准备。罗江水利管理站就汛期供水工作与各区县提前做沟通和部署,将“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与各地达成共识,满足防洪要求后尽最大限度支持灌区用水,查看各地泡田栽种和土壤墒情,对支渠战线长且雨量较少的地区优先安排部署,满足地方基本灌面的同时支持地方“旱改水”农作物转型工作,来水波动大时采用轮灌、突灌等形式激发水活力,对属地管理的水库调节作指导和建议工作,严格控制放水洞开关情况,值班室以小时为单位对水量进行统计收录,确保丘陵灌区每一滴水发挥最大价值。


四是检护水利,法治保障清除汛期老顽疾。人民渠六期干渠沿渠两岸红线范围内种植大量的农作物,汛期群众跌落入渠风险大,同时秸秆入渠影响渠道输水并堵塞泄洪通道。针对此现象,罗江水利管理站依托灌区“河长制+检察公益诉讼协作+灌区管理”机制优势,联合检察院、河长办在汛期对灌区防汛安全开展专项排查,现场评估商议解决措施。目前罗江水利管理站已将此类问题作为线索通过函件的形式移交至检察院。


下一步,罗江水利管理站将持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防汛供水工作,始终把灌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以“扎根于基层、服务好灌区、无愧于人民”为基点,为天府粮仓建设提供坚实水利支撑。(罗江水利管理站 刘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