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欢迎您!今天是:
内控系统| 访客系统
|
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持续构建大监督体系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11-17 10:52 打印

转发到:

自都江堰灌区一体化改革以来,中心纪委创新“1+5+8+N”一体化分片纪检监督模式,构建中心纪委统一管理、纪检监督室分片监督、管理处党委各负其责、职能部门协同发力、各种监督力量融合贯通的“大监督”体系,为加快推进“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建设提供坚强政治、纪律和作风保障。

一、妥善处理“四个关系”,监督责任更加明晰

准确把握“一体化”和“分片”的辩证统一,明确中心纪委与4个纪检监督室、中心纪审处与4个纪检监督室、纪检监督室与驻地管理处党委、纪检监督专员与各管理处的关系。一是强调“派”的权威。片区纪检监督室是中心纪委派出和延伸机构,中心纪审处是中心纪委日常办事机构;明确中心纪委专职副书记兼任纪检监督室主任和驻在管理处党委委员,对驻在和联系管理处开展综合监督,纪检干部编制在中心,派驻各管理处开展工作,接受纪检监督室主任的管理。二是突出“驻”的优势。纪检监督室常驻管理处开展日常监督,解决“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的顽疴固疾,通过参加党委会、处长办公会、专项检查等督促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灌区榜样建设等重大任务,紧盯“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开展监督,真正做到党委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二、重点推进“三个强化”,监督机制更加健全

一是强化系统集成。自上而下构建中心纪委、中心纪审处、分片纪检监督室、党支部纪检委员(纪检员)成建制、全覆盖的纪检监督体系,构建多维度、广覆盖、全过程的监督格局,有效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力加码。二是强化协同高效。纪审处和4个纪检监督室在中心纪委统一领导下,综合运用驻点监督、交叉检查、专项督查等形式,既让监督从“单兵作战”变成“联合作战”,实现成果共享、资源互补、整体联动,又能对驻在和联系管理处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监督,同时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发力,将纪检监督与审计监督、业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推动监督常态化、长效化。三是强化贯通有序。组织开展“以案促改 护航发展”大检视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在灌区全覆盖开展餐饮票据、违法分包专包、违规出借资质、内控制度外包等专项清理,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三、始终围绕“三个坚持”,监督举措更加有力

以“坚持办案引领、坚持纪审融合、坚持正风肃纪”为抓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是铆定“减存遏增”基本目标。去年以来,处置信访举报、问题线索18件,运用“四种形态”开展批评教育80人次、开展谈话提醒57人次,党纪政纪处分6人。二是将审计监督作为日常监督的“助推器”。去年以来省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3个专项审计、严肃财经纪律严防财政资金跑冒滴漏专项检查反馈问题195个,整改完成158个,持续整改37个,同时开展公务车辆管理、国有资产租赁专项审计和违法分包转包、内控制度外包等专项排查整治,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三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聚焦“十大作风”和“五种人”精准画像,查摆问题12229个,梳理见人见事作风典型问题10类410个;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对防汛抗旱、疫情防控和劳动纪律执行开展4次督查督导,发现3个共性问题、2个典型问题,提醒谈话22人次;纪委书记带头讲廉洁党课,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忏悔实录》《零容忍》《家道》等警示教育片,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31场次2434人次,坚定不移纠治“四风”。(供稿:纪检与审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