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欢迎您!今天是:
内控系统| 访客系统
|
都江堰“百年记忆”亮相“天府水文化”活动月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4-05-06 14:50 打印

转发到:

4月30日,由四川博物院、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草堂街道办事处主办的“水润天府 千年文博”天府水文化暨江渎文化活动月开幕式在成都举行。


作为协办单位之一,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携都江堰“百年记忆”图片展亮相现场,为观众展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百年来的沧桑巨变和辉煌成就。

图片

据了解,此次“百年记忆”图片展共展出作品9组,含伏龙观大殿、二王庙、玉垒关等重要点位百年前后风貌对比,展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一个世纪的时代映像,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

图片

“1896年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伊莎贝拉·露西·伯德、1908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1909年美国地质学家罗林·张伯林、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尔勒斯特·亨利·威尔逊、1910年德国外交家马克思·弗瑞兹·魏司、1911年美国学者路得·那爱德等人拍摄了都江堰以及成都平原众多照片,真实记录了当时中国自然、社会图景,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作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守护者,去年我们根据这些珍贵的影像,组织收集、拍摄了成都平原百年前后相同点位的照片,以此展示‘天府之国’的历史巨变。”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都江堰水利文化及灌溉遗产保护处负责人介绍

图片

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成就了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习近平总书记赞誉都江堰是“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都江堰已持续运行2200多年,已发展为灌溉面积1154万亩,为成都市、德阳市、眉山市等7个地级市40县(区、市)2800多万人口提供水安全保障的大型水利工程体系,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事例。同时,都江堰水文化作为天府水文化的核心部分,对天府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决定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高度重视水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工作,通过系统规划制定水文化建设方案,逐步推进全面做好水文化保护工作,加强统筹设立水文化保护专业机构,扩大联系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拓展方式不断扩大都江堰水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开展研究为都江堰水文化汇智聚力等方面持续发力,谱写好都江堰水文化篇章。

图片

据了解,此次天府文化月活动为期40天(4月30日至6月10日),以“天府水文化”为主题,聚合多方资源设计出20多个主题活动,并规划了展览、讲座、研学路线、互动体验、文创市集等内容,带领观众探寻古人的山川崇拜、“五岳四渎”的由来,阐述江渎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梳理四川地区治水兴蜀的历史,揭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第一阶段

即4月30日至5月5日将开展10个主题的数十场次活动,分别是《天府水文化》图片展、《江渎文化与治水兴蜀》《水的力量——一度电的诞生》等两场讲座,帮助公众认识与了解江渎文化,“江渎水韵 蜀水之美”志愿者摄影大赛将带观众一览水之柔美,沿磨底河畔打造的“水韵市集”将展示众多与非遗和潮玩相关的精美文创,“草堂寻宝记”将串联草堂街道辖区内五家博物馆——即四川博物院、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青羊宫、隋唐窑址博物馆和蜀锦织绣博物馆所珍藏的跟水相关的藏品,带观众认识更多与水相关的文物宝贝,“五岳四渎再现江渎”快闪活动将传递给年轻一代弘扬江渎文化的艺术力量。

第二阶段

即5月6日至6月7日,每周末及5·18国际博物日将开展江渎文化公益活动、少年讲堂,以及“川酒文化历史探索之旅”主题文化活动。

第三阶段

即6月8日至10日将推出江渎文化户外常设展及相关的导览活动,四川博物院《长江之歌》《黄河礼赞》——暑期研学旅行路线也将向公众发布,希望组织中小学生以长江和黄河不同流域文旅资源为载体,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为探究课题,探寻长江、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发展、文物遗迹、自然风物和民俗风情、科学科技等丰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