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耕在即,灌区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生命线”。为确保春灌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黑龙滩管理处提前部署、科学统筹,为灌区471.6公里干支渠全面“把脉问诊”“舒筋通络”,开展渠道清淤、维修和养护工作,为春耕生产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全面排查,精准“把脉”
找准渠道症结才能为后续维修维护提供精准依据。在渠道工程维修维护工作开始前,黑龙滩管理处组织各管理站职工用脚步丈量渠系,对渠道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闸门启闭是否正常及渠道淤积、渗漏、破损等问题,全面找准471.6公里线性渠道中的60余处堵点、漏点,为维修维护实现“一点一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维修加固,舒健“筋骨”
对排查中发现的渠道老化、破损渠道和闸门、泵站等设施,黑龙滩管理处靶向制定维修维护计划,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利用维修维护资金集中力量开展维修加固工作,截至目前,已实施完成渠道防渗加固8公里、闸门检修及新建100余处、挡土墙新建120米,投入资金800余万元,确保灌区水利工程设施运行安全可靠。
全民参与,畅通“脉络”
依托与属地乡镇、村社区建立的长效联动机制,黑龙滩灌区形成“灌区统筹、乡镇主导、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通过召开协调会、量化考核等方式,明确各方职责。地方政府积极动员和引导群众参与,以村民大会方式,广泛宣传春灌工作的重要性。沿线群众主动提供劳动力和机械设备,自发组织起来参与到471.6公里渠道的清淤清障工作中,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群众的积极参与提高了工程管护效率,又增强了水利设施保护意识。
下一步,黑龙滩管理处将继续加强渠道工程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工作,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为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 (供稿:黑龙滩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