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欢迎您!今天是:
内控系统| 访客系统
|
外江管理处:科技强基驱动发展全面提升治水管水能效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5-04-18 10:24 打印

转发到:

近年来,外江管理处持续发挥科技创新的根本支撑作用,推进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突破,加快培育水利新质生产力,持续深化实化灌区榜样建设和“六化”建设,以科技强基赋能,以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提升都江堰外江灌区治水管水能效,为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一、从设施建设入手,逐步迭代升级、协同整合,为数字化管水打好基础

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加快完成都江堰灌区“十四五”量测水与信息化项目,国控二期项目等,在原有基础上续建前端感知设备100余处,试点闸门远程控制4处,持续推进大邑水利管理站、玉堂水利管理站指挥平台建设,实现灌区信息连通闭环。持续开展灌区内闸门、渠道等设施自动化改造,打通与中心的数据平台,提升灌区管理的协同效率,夯实数字化管水设施基础,扩大一体化调水优势。

二、从设备应用入手,拓展功能功效、场景应用,推进智慧灌区建设

利用灌区现有的影像设备,实时监测灌区内的水位、流量、气象数据等,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历史水文数据、灌区输水需求、气候变化趋势等,优化供水调度方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深挖无人机在灌区管理中的应用巨大潜力,实行定时定量定标准,制定飞行时长和飞行航线,打破地形限制,快速识别渠道隐患,监测工程运行情况、参与水政执法、辅助水资源调度等,并定期采集数据并生成报告,协助灌区工程规划和设计,减少人工巡查的时间和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助力灌区智能化管理。

三、从前沿科技入手,融入AI技术、数字孪生,推动灌区智能化转型

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工作探索。进一步推广DeepSeek水利应用,提升干部职工对AI技术的认知和协同办公能力,探索AI工具在洪水预报、水资源调度、河湖保护、行政办公等方面的应用场景,开辟综合办公新的路径。加快实施三合堰干渠标准化断面试点建设,推进三合堰管理点天网工程,开展基于数字孪生平台的电站智能化应用研究,加快培育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完成灌区智能化管理转型。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外江管理处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凝聚科技创新强大引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汇聚起创新发展的软实力,全面提升灌区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水平,为建设“节水高效、管理科学、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目标积聚动能。 (供稿:外江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