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欢迎您!今天是:
内控系统| 访客系统
|
外江管理处推进全省水利工作会精神落地见效(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5-04-18 15:06 打印

转发到:

编者按:

李国英在2025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3月31日,全省水利工作会明确提出“全省水利系统要树牢“三个服务”工作理念,践行“四个并施”工作路径,奋力谱写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外江管理处坚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以及都发中心工作部署,立足灌区实际,坚持对内求索、对外突破,以灌区现代化建设为抓手,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灌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水安全屏障。

党建铸魂 人才赋能

—— 外江管理处以双轮驱动擘画灌区现代化新图景

外江管理处将认真贯彻落实厅党组和中心党委的安排部署,持续深化实化灌区榜样建设,以“党建引领”与“人才培育”为双轮驱动,努力探索以党建引领筑牢发展动力、以人才支撑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党建引领:构建 “三力协同”发展体系

一是理论武装聚合力。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从严落实“三会一课”,创新开设主题党日现场观摩活动进行交流分享,促使党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建强用好5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完善“青年之家”活动室,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活动,强化理论成果转化。二是组织建设强根基。建立健全“党委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拓展“党建+N”模式,深化“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和“四强”党支部创建。三是作风建设树标杆。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重点工作和专项活动作为考察“四强”党支部、“四好”党员的试金石,深入挖掘提炼先进典型、特色做法和成功经验。组建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形成党员带头挺膺担当,青年冲锋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人才强基:打造“三维培养” 创新生态

一是引育并举,构建人才矩阵。持续优化人才结构,深化“教育培训 + 轮岗交流”培养机制,完善干部选拔机制,全力构建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人才矩阵。二是实战练兵,淬炼专业能力。持续开展“师带徒”活动,引导青年在工程建设、供水保障等实战项目中淬炼成长。鼓励青年骨干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和资格考试,参与志愿服务、技能比武等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机制创新,释放人才活力。积极探索“扁平化管理”、管养分离等模式,在瘦身增效上下功夫。完善岗位竞聘、绩效考核、奖惩激励等管理办法,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是引育并举,构建人才矩阵。二是实战练兵,淬炼专业能力。持续开展“师带徒”活动,引导青年在工程建设、供水保障等实战项目中淬炼成长。鼓励青年骨干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和资格考试,参与志愿服务、技能比武等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二是机制创新,释放人才活力。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探索集中管理模式,在瘦身增效上求突破。完善岗位竞聘、劳动纪律、考核评价等管理办法,不断提升工作作风。通过优化薪酬、总量管理、强化监督等举措,不断提升编外用工管理规范化水平。

融合发展:创造 “三化联动”实践成果

一是智能化转型突破。积极推进“四新”技术在灌区的应用,探索无人机在河湖监管与渠道巡检中的实践。在灌区骨干渠道试点三维建模技术在水利工程观测与防汛减灾中的应用。加快推进电站数字孪生建设,持续深化电站集控效能。二是标准化建设升级。持续巩固灌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成果,开展三合堰干渠标准化断面试点建设,全面实施现代化站点建设,全力推动都发中心“两重”项目在外江落实落地。三是生态化治理创新。深化与地方合作,整合“天府粮仓”河长联盟、各类联合执法协议及水利保护公益诉讼观察站等资源,扎实推进河湖长制与水生态治理,紧抓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牛鼻子”,推动外江灌区7县(市、区)全面实行农业水费按方计价。

强化党建引领与人才培育的共振效应,是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外江管理处将持续深化“党建—人才—实践”闭环管理,以党建为魂、人才为翼,筑牢做好“三个服务”的坚实支撑,以灌区现代化建设成果助力灌区高质量发展。 (供稿:外江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