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欢迎您!今天是:
内控系统| 访客系统
|
都江堰灌区电站运维中心以专业实力开启电站精细管理新篇章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5-05-14 10:38 打印

转发到:

近日,都江堰灌区电站运维中心开展为期90天,覆盖7座电站、21台机组、400余项检修技改任务的攻坚战。据了解,这是都江堰灌区电站运维中心检维队成立后的首次多线作战,不仅是对整合资源后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全面检验,更是为灌区电站集控运维提交的“传统检修向专业管理”转型的创新答卷。

 

制度赋能:构建“1+3+N”标准化作战体系

面对7座电站跨区域协同的复杂挑战,检维队以“有章可循、有标可依、有责可追、有效可控”为准则,创新构建“1+3+N”立体化管理架构,以《A级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为核心,技术攻坚、质量监督、安全保障三组协同,配套10余项应急预案实现“一站一策、一机一案”精准管控。从设备隐患处理到电气二次设备技改,从0.02毫米的工艺红线到“一日三检”(班前风险研判、班中过程管控、班后总结复盘)的流程规范,标准化基因渗透至每个作业环节。截止目前,在45天已完成的检修任务中,团队累计刷新方渡电站2号机组转轮室气蚀修补和空鼓注胶、张家桥电站捞渣机故障修复、石头堰电站A级检修等8个区域检修纪录,设备隐患销号率达100%。

 

人才强基:锻造“三位一体”专业化铁军

“注意水平仪本身误差,要能调头测量,数据不能超过0.02mm/m的要求,否则会影响机组盘车数据。”在合江电站上机架安装过程中,技师张宪洪正手把手指导新人如何使用框型水平仪。这支由14名技术骨干与3名行业专家组成的检维铁军,在实战中构建起“专家智库技术中坚青年梯队”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将检修现场转化为“沉浸式实训课堂”。岗前完成6场专项培训,实现工艺标准、风险预控、质量参数100%全员掌握。攻坚现场开展“三比三看”劳动竞赛(比工艺精度、看检修质量;比攻坚速度、看项目进度;比安全天数、看作风表现)激发创新活力,团队在解决转轮室气蚀修补焊接后与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空鼓现象、镜板变形造成盘车数据紊乱等关键环节组成技术攻坚组,解决疑难问题8项。

 

智慧管控:打造标准化工地建设样板

检维队将水利行业标准化工地建设理念引入水电站检修阵地,融入检修实战。走进任意一处检修现场,“七牌三区三线”的标准化布局令人耳目一新。危险源告知牌、工艺流程图、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牌等七类标识清晰指引作业路径;检修作业区、工器具区、设备临时放置区三区功能分明;安全警戒线、设备隔离线、人行通道线三线泾渭分明。在智慧管控方面,“五个一”安全机制(一风险一警示、一隐患一档案、一作业一监护、一违章一追溯、一日结一复盘)筑牢安全防线,团队在45天高强度作业中保持安全零事故,为同类型检修树立了安全管控标杆。

  

首战标杆:开启区域化运维新时代

此次检修多线作战,标志着都江堰灌区电站运维中心“集中管控+属地协同”运维模式的成熟落地。从单点突破到多点开花,从传统检修到智慧运维,电站运维中心用实战证明标准管理与技术创新已成为驱动行业升级的双引擎。随着首战告捷,专业化队伍的“裂变效应”正加速释放,根据规划,计划2030年前接入电站达到50座,推动区域智能化巡检覆盖率超90%,努力构建“数据采集—智能诊断—精准检修—能效提升”全链条管理体系,用专业实力为巩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建设成果贡献更大力量。 (供稿:外江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