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欢迎您!今天是:
内控系统| 访客系统
|
“空中哨兵”为人民渠灌区智慧水利探新路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5-05-29 15:08 打印

转发到:

15分钟完成全河道巡检、5公里远程精准操控、厘米级三维建模……这一串亮眼数据背后,是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第一管理处打造的无人机“空中哨兵”系统交出的创新答卷。据了解,人民渠第一管理处通过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慧水利管理平台,开创了全流程、多场景、深融合的立体监管新模式,为人民渠灌区注入科技新动能。

 

人民渠渠首枢纽

01

促进科技融合 提升监管效能

在前进渠大坝上空,搭载高清多焦镜头的无人机正对河道水生态、水环境以及工程状况等采集实时信息。据彭州站工作人员介绍,“过去人工巡渠1小时的工作量,现在10分钟就能完成”。通过预设航线智能巡航,无人机可精准捕捉水生态变化、工程隐患等问题,针对护坡、桥洞等传统巡检盲区,无人机配备的变焦云台可穿透复杂地形实时取证,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与监管精度,切实推动水利工作迈向智能化、精细化。

 

丽春站工作人员使用无人机对人民渠渠首枢纽进行巡检 

02

探索创新应用 构建数据底板

在M350无人机上搭载高精度测绘镜头,可对渠道、水利工程以及灌面三维模型,实现厘米级测绘。通过无人机拍摄采集的精准数据,对干支渠、枢纽、分水洞等水利工程设施以及灌面区域的流域全景、全要素态势进行精细化复现,呈现出三维实景,为人民渠灌区进一步实现信息化打牢数据基础。

 

无人机测绘锦水河枢纽生成三维模型 

03

完善顶层设计 筑牢发展根基

为确保技术创新可持续推进,规范无人机的管理与使用,人民渠第一管理处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基本原则,进一步落实无人机管理、使用、维护、数据处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要求,压紧压实责任。同时,通过理论授课+模拟训练+实战实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培育持证飞手,组建起覆盖全处的专业化无人机队伍,为构建“空中+地面”立体化水利工程管理新模式奠定技术基础。

 

多次组织开展无人机理论及实操培训

下一步,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将积极探索无人机技术与水利工程管理融合创新,以科技力量助推人民渠灌区现代化管理工作提档升级,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水利范式,为进一步推动都江堰灌区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供稿:人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