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润天府地,稻香满蓉城”。5月30日,都江堰外江灌区83.39万亩水稻全面实现满栽满插,自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一体化”以来,已连续3年提前810天实现“关秧门”,累计供水量达4.91亿立方米。2025年,面对岷江上游来水减少、灌区出现区域性干旱的严峻挑战,外江管理处以“保面积、保进度、保质量”为目标,交出“零旱情、零纠纷、零延误”的亮眼答卷。
工程先行,筑牢春灌“硬支撑”
2024年年底至今,外江管理处抢抓冬修水利黄金期,实施2600米主干渠疏挖,修复6处险工险段,开展多处河道清障及拦河坝整治项目,疏通输水脉络。依托智慧水利平台,实时获取气象数据与渠道流量动态,形成直观清晰的“灌区水情信息一张图”,实现了水量精确调度、合理分配,大幅提升了灌区输水效率。
机制创新,织密供水“服务网”
2025年都江堰外江灌区育秧工作开始前,外江管理处深化“党建+春灌”服务模式,组建8支党员先锋队+“保春灌˙护粮仓”青年志愿服务队下沉田间,构建“处站村”三级联动体系。开展“春灌服务进田间”专项行动,组织4支技术服务队对5家用水户开展技术助农,联动地方水务等部门现场解决输水堵点45处,化解供用水矛盾。针对跨县支渠用水矛盾易发区域,优化“错峰轮灌时刻表”,通过用水微信群,实时发布配水计划,动态调整支渠进水,确保灌区农户“用水不碰头、灌溉不争水”。
精准调控,打造节水“新范式”
春灌前成立都江堰外江灌区量测水设施校准联合率定专项工作小组,联动7县(市、区)水务部门对54条支渠开展水位流量关系联合率定,从源头保障灌区农户“用明白水、交放心费”。科学编制《2025年外江灌区春灌用水工作预案》,动态优化“错峰输水”“间歇补水”策略。以春灌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农业水权水价改革,对灌区7县(市、区)用水户通过水价改革激发节水效能,推动灌区用水从“粗放漫灌”向“精准计量”转型,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加强农业节水增效,节水成效显著。
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外江管理处将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牢固树立“三个服务”工作理念,持续完善智慧水利体系,为守护“天府粮仓”、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水动能”。 (供稿:外江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