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二处>>新闻动态
五月的都江堰灌区,中江县黄鹿镇的小龙虾迎来丰收季。清晨,养殖户们穿梭在虾稻田中,熟练地收笼、分拣,一只只鲜活的小龙虾在阳光下泛着红亮的光泽。作为全省“稻虾共作”模式的先行者,黄鹿镇水产养殖面积已达1万亩,年总产值近8000万元,带动500余户农户参与,户均年增收超万元。
谁能想到,这片如今生机勃勃的土地,曾是四川有名的“旱地”?中江地处沱江和涪江分水岭脊背,过去饱受缺水困扰。如今,得益于都江堰灌区的滋养,这里不仅摆脱了缺水的困境,更连续17年蝉联全省产粮第一大县。人民渠第二管理处通过一体化供水调度,在春灌高峰期前提前向黄鹿水库蓄水786万方,确保岷江水从源头直达虾稻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漫步在人民渠六期干渠示范段,“百里渠保护区 严禁耕种”的警示牌格外醒目。近年来,人民渠第二管理处通过公益诉讼联动治理,涉水联合执法20次,报送公益诉讼线索6条,有效减少了岸线侵占和农业面源污染,渠水始终保持着“都江堰清澈蓝”。养殖大户老王站在田边,指着缓缓流入虾稻田的清水说:“好水才能养出好虾,现在水流进田里就能看到虾须,虾苗成活率不断提高,我们的收入也跟着涨了。”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一种“定期巡护+流动养护+重点监护”的管养新模式正在推行,确保渠道巡查全覆盖、养护清障无盲区。而在背后默默守护的,是一群扎根一线的水利工作者。他们从抗旱保供到防汛减灾,始终坚守岗位,用责任和担当为都江堰灌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让这渠清水源源不断地流淌,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黄鹿站 邓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