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二处>>新闻动态
6月17日,人民渠六期谭家坝大填方工程现场上演了一场“实战感拉满”的安全应急五方联合演练。人民渠第二管理处携手属地政府、公安、铁路、卫健等多部门,以“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为核心目标,精准模拟极端天气下水利工程与铁路枢纽交叉段的复合型险情,用真刀真枪的实战检验筑牢都江堰灌区安全屏障。
多维布防:在“命脉交叉点”织密预警网络
作为人民渠六期干渠的“咽喉要道”,谭家坝大填方段肩负特殊使命——宝成铁路、成绵乐客专两条交通动脉从渡槽下穿行,水利与铁路两大生命线在此形成“黄金交叉”。由于填方高度达30余米、土方量近百万立方米,强降雨下极易诱发边坡滑塌、管涌渗漏等险情,防汛压力堪称“针尖上的平衡”。
演练指挥部提前三个月启动筹备,结合历年水情数据与工程特性,绘制“风险热力图”,将险情预警、应急响应、抢险处置等环节细化为10项具体流程。演练前,水利技术骨干对抢险队员开展“理论+实操”特训,从无人机勘察技术到反滤围井构筑工艺,逐项夯实“实战基本功”,让每个岗位都成为防汛链条上的“钢铁节点”。
实战淬炼:80分钟还原“险情全链条处置”
“干渠48+500处边坡渗漏加剧,土体位移速率达5cm/h!”随着监测系统警报拉响,演练瞬间进入“战斗模式”。指挥长一键启动防汛Ⅲ级响应,五支专业队伍如齿轮般精密咬合:技术组无人机升空构建三维险情模型,抢险组同步实施“坡脚打桩+反滤导渗”组合抢险,铁路部门同步启动线路限速监测,卫健组携移动救护单元进驻现场……
更具挑战性的“铁路渠段滑塌”险情接踵而至。机械抢险队的挖掘机、装载机组成“钢铁方阵”,20分钟内完成滑坡体清理;工人们肩扛沙袋构筑防渗墙,土工布铺设如“织网”般严密。最紧张的模拟村庄内涝环节,移动泵站10分钟抽排积水200立方米,疏散组用“肩背手牵”的方式将“受困群众”转移至安全区,全程实现“零伤亡”处置。
以练为战:让“应急肌肉记忆”融入主汛期
“演练暴露的通讯频段干扰问题,立即协调无线电管理部门优化!”演练结束后的复盘会如同“剥洋葱”,从物资调运效率到跨部门协作细节,12项改进措施当场敲定。指挥长的话掷地有声:“在洪水面前,演练中的每处疏漏都可能变成生命代价,我们必须把预案打磨成‘活字典’,把队伍锻造成‘铁军’。”
这场覆盖“监测预警决策指挥协同处置民生保障”全链条的实战演练,不仅检验了水利工程与交通枢纽的联防联控机制,更让“安全冗余度”转化为群众“安全感指数”。随着主汛期来临,人民渠第二管理处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刻守护灌区千万亩良田与铁路动脉的安然无恙。(罗江水利管理站 曾香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