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二处>>党群信息>>党建动态
先转:
“零死亡”奇迹是这样诞生的
2010-04-21 04:10:00 来源: 西安日报(西安)在夺去2000余条生命的青海玉树大地震中,位于巴塘草原废墟的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创造了一个奇迹:5名老师和880多名学生全部生还。
校园“零死亡”的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学校的师生们“4·14”当天经历了怎样的生死考验?
天未亮,老师叫醒了所有学生
4月14日清晨5点40分,一阵轻轻的晃动把值班副校长严力多德从梦中摇醒。“不好,可能是地震!”严力多德微微一颤,两年前汶川的悲惨场面在他的脑海里闪过。“会不会还有大震?当务之急赶紧转移学生。”想到这,他立马翻身起床。玉树4月的清晨乍暖还寒。简单披上件外套,严力多德冲出宿舍,和其他4位也被惊醒的老师不约而同地在教学楼前会合。“安全起见,马上挨个叫学生起床。”严力多德的意见得到大伙一致响应。
此时,初三(六)班18岁的孤儿德嘎扎西还沉浸在甜美的睡梦中,压根儿没有感觉到那次轻微晃动。“咣咣”,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和老师的叫喊声将他惊醒。他瞄了眼表,还不到六点,心里顿觉奇怪——学校规定每天六点半集合在操场跑操,今天怎么早了?孩子毕竟是孩子,不少人还想赖床,不情愿地嘟囔着。老师们连吼带拽,把睁不开眼睛,还迷糊着的学生从床上硬生生地拽了下来。学校880多名学生,550多名走读,330多名住校。老师们嗓子喊哑了,把住校生全部叫起来时,每人累得满头大汗。生活老师多吉才仁不放心,检查了两遍,生怕有一个孩子漏叫。学生们集结在操场上,老师们挨个点名。直到确认住校生一个不少时,他们悬着的心才落下。
强震来袭,带领学生紧急转移
为了让躁动的学生安下心来,老师让孩子们一律在操场上读书。学生们回去取了书,席地而坐。不一会儿,琅琅书声在这个特别的清晨响起。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离上课的时间越来越近。走读学生陆续来到了学校,他们也被禁止进入教室。到了7点半,三栋教学楼和四排宿舍之间的空地上,黑压压地坐满了学生。只有初三年级一些特别勤奋的学生因备战中考,在教室里温课。
七点49分,突然一阵地动山摇,四排与学校同龄的平房宿舍楼顷刻坍塌,一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教学楼塌了一半,另两栋2000年后建的教学楼建筑状况略好,但也成为危房。
校长布周才仁赶到学校后,立即组织880多名学生向校外后山上转移。那些不情愿早起的学生这才意识到,老师们叫他们起床,是为了他们的生命。“如果不是老师和校长,我们待在宿舍里肯定没命了。”德嘎扎西惊魂未定地说。被老师们从死神手里夺回的880个孩子感受到了无限安慰和温暖。
“好险啊!”看到学生们都死里逃生,布周才仁长舒了一口气。
平时演练,灾难之中相互救援
布周才仁说,在遭受地震重创的玉树县,学校能创造“零死亡”的奇迹,并非偶然。第一民族中学历来重视安全教育。汶川特大地震和湖南湘潭学校踩踏事件发生后,学校曾多次组织师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给了老师冷静沉着,带领学生科学合理避难的丰富经验。
个人感言:天灾固然可怕,有时还不能预测,但安全意识却能防范未然。有一件事更能说明问题,大约三年前中江站柏树工段附近,有三人一起行走在渠道边上,路上有一水沆,最前面的女人小心地往山崖边绕行了,中间的村民组长大大咧咧地靠渠道边走,不慎想在渠道边行走了几十年的壮汉却就滑了下去,瞬间就被湍急的水流无情地吞噬了生命。“小心驶得万年船”、“警钟长鸣”就是那么繁琐、很细微。假如你是玉树第一民族中学的同学,414 这天如果没有后面的地震,请不要嘲笑副校长的谨慎,也不要埋怨老师扰了你的美梦,权当牺牲一点休息,做一次防灾演练,让“安全意识”为生命护航。前车之鉴,引以为戒,在此向有着高度责任感和安全意识的玉树第一民族中学的副校长严力多德致敬!他的安全意识不仅是救414那天的880条生命,也为了今后更多的生命能安全做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