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东风渠管理处>>处内信息
五月正值农时,东风渠灌区大春栽插一片繁忙景象。根据2022年供水计划,为保障本年度全灌区187.32万亩农田(其中计划水稻面积123.96万亩,秧母田面积14.62万亩)能用好水,全年支渠口农业计划总需水量10.48亿m³。目前,全灌区各方面用水秩序良好,春灌进展有条不紊,主要得益于“两个得力”。
供水保障得力
2022年,按照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3226”总体工作思路,聚焦“保证农业和乡村振兴用水、保障城镇和产业用水、保护生态和人居环境用水”三大供水目标,为保证灌区春灌用水需求,东风渠管理处制定工作计划,成立春灌用水工作领导小组及春灌服务队指导全处春灌工作。春灌前期,积极组织春蓄工作,修订完善《年度水资源调度方案》《年度灌区水量调度制度》等制度,提前发布《年度春季输蓄水工作安排的通知》,详细部署2022年灌区水稻育秧前各项准备工作,密切关注灌区内各区县蓄水和保水工作情况,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户最迫切需求,为今年春灌农业用水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节水技术宣传得力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都江堰灌区水资源逐渐面临结构性短缺,季节性缺水严重。为保证灌区有序用水,保春灌保粮食安全,东风渠管理处积极践行“节水优先”治水思路,在灌区大力推广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工厂化育秧技术等节水新技术。
位于东风渠丘陵片区新南干渠尾水灌区的籍田街道自勤农机合作社是水稻旱直播技术推广示范点。旱直播就是将水稻种子直接进行机械直播,省去育秧、插秧环节,以机械化作业代替人工作业,整个合作社3000亩地只有20多名工人。该技术利用种子生长晚20天的优势,错开用水高峰期,先播种再蓄水,每亩田只需要用水约250m³,适合在干旱尾水地区推广,具有抗旱、节水、省工、省力、操作简便等优点,每亩田年均可节约水量300m³,节约人工成本200元。
位于东风渠平坝片区江安河灌区的温江区万春镇和林稻海是工厂化育秧示范点。相比传统的分散育秧,工厂化集中育秧技术一方面可以减少多通道、长距离供水导致的耗水量和输水损失,提高供水保证率和用水效率;另一方面,机械化育秧只需几人简单操作,能有效地提高育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1亩工厂式育秧的秧苗可栽插100亩田。
下一步,东风渠管理处将持续服务春灌用水,推广多种节水技术,促进灌区农业用水消耗总量持续下降,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助力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