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东风渠管理处>>处内信息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郭亨孝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发言指出:“引大济岷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成都平原经济区缺水问题,事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事关成都平原几千万人口的基本民生和用水安全,事关都江堰这一千古工程的永续利用,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东风渠灌区处在都江堰灌区的核心位置、引大济岷工程与都江堰灌区的交汇点,更处在都江堰灌区即将迎来历史性飞跃发展的崭新起点。为了抢抓机遇、超前谋划,在水利厅党组、都发中心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东风渠管理处务实创新,全面夯实“强推进”各项工作,唱响了抓稳扛牢助推引大济岷世纪工程重任的“四重协奏”。
一重奏:强化机遇意识,在全局中谋划东风渠跨越式发展关键之“一举”。处党委高度重视引大济岷世纪工程给东风渠水利事业带来的跨越式发展重大机遇,及时成立处党委书记、处长任主任,分管副处长为副主任,有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引大济岷世纪工程对接工作办公室,并下设工程、供水、保障、宣传等8个工作组,举全处之力,超前、精准做好与引大济岷工程推进指挥部办公室的全方位对接、助推、服务等工作,统筹确保了引大济岷工程有关东风渠任务的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在引大济岷世纪工程这一全局中谋好了东风渠跨越式发展关键之“一举”。
二重奏:加强沟通联络,确保“两到位”。一是对接到位。处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参加厅引大济岷工程推进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有关推进会,积极与厅指挥部办公室、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公司对接,迅速开展引大济岷工程东风渠改造设计专题研究,确保高质量完成,助推引大济岷前期工作。二是服务到位。派出2名业务骨干到引大济岷工程推进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帮助工作,架起引大济岷推进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与东风渠管理处的联系桥梁,确保服务工作到位、信息传递到位。
三重奏:全面摸排分析,抓好“三落实”。一是落实主攻方向。3月1日,引大济岷工程推进工作指挥部办公室指导东风渠引大济岷工程对接办明确了东风渠改造设计专题的重点是研究工程输水规模、工程运行可靠性、供水水质安全,为高质量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明确了主攻方向。二是落实任务部署。通过召开引大济岷工程东风渠任务工作推进会,按照引大济岷指挥部办公室4月初提交东风渠改造设计专题的要求,部署专题编制专项任务,列出了具体任务清单和完成时间节点。三是落实现状摸排。迅即召集基层管理站点和专题设计单位,制定引大济岷工程涉及东风渠灌区河(渠)道现状摸排方案,布置具体任务,发动工程管理科和基层管理站工程人员50人次奔赴现场,历时5天,逐一排查走马河、柏条河、徐堰河、府河(上段)100公里灌排河道,东风渠总干渠54公里人工渠道,170余处入河(渠)接水口和300余座主要建筑物,为高效高质完成专题研究做足了基础准备。
四重奏:主动超前谋划,提供“四保障”。完成引大济岷工程涉及东风渠改造设计专题研究攻坚任务后,我处将继续为引大济岷工程推进工作贡献东风渠力量。一是适时调整对接办公室人员结构,针对新任务、新要求及时补充相应专业人员,为后续工作提供“力量保障”;二是超前研究引大济岷—东风渠灌区工程互联互通方案、渠系配套改造方案,抢抓引大济岷工程实施重大机遇,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同步实施,提档升级灌区水网体系,为承接增量水源提供“工程保障”;三是超前研究区域潜在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突发污染事件联合调度方案,为引调水水质提供坚“安全保障”;四是超前研究引大济岷—东风渠工程联合运行管理机制,探索制定引大济岷—东风渠工程水量调度制度、水权水价分配制度,为实现水资源合理调配、充分发挥引大济岷工程东风渠段综合效益提供“机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