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东风渠管理处>>处内信息
近日,在郫都区唐昌镇先锋村开展的“共促幸福河湖·共构水润先锋”主题交流活动中,发生了一件事。
水管单位、河长办、法官以及民间河长“碰撞”到一起了!
学思想见行动,以“微调研”提升“微服务”
自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东风渠管理处党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大兴调查研究,制定“抓好水管单位‘三次生产’”18项专题调研课题,把提高水污染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利保护能力作为重要研究方向。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水利保护公益诉讼示范区建设不断走深走实,已先后同郫都区、眉山市、温江区人民检察院达成高度共识,水行政辅助执法“装备库”再添“利剑”。
饮水安全作为公益诉讼合作机制的关注重点,事关民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保障。郫都区作为四川省最大的饮用水水源地,承担了成都市近90%的供水任务,境内先锋村大部分面积都被划为二级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责任重大。怎样充分运用公益诉讼制度,确保水源地“零污染”、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带着疑问,调研组来到先锋村开展了一场“微调研”。
“碰撞”思维,共同探索公益诉讼的乡村表达
交流活动期间,先锋村党群服务中心热闹非凡。东风渠管理处、郫都区总河长办公室、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唐昌镇水利服务站、民间河长代表、先锋村“农夫记忆”景区管委会以及成都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围绕如何发挥公益诉讼震慑力、强化构建村民自治体系以及健全基层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长效机制展开了热烈讨论。
“以‘打平伙’办‘九大碗’的方式探索‘1+3+5’工作法,建立‘农夫生活信用社’考核机制,运用‘治污水、保供水、抓亮水’的‘三步走’策略,带领各队村民组长对村庄进行全面摸排,开展集中清河行动……”先锋村村委会吴银在分享基层河湖管护亮点做法时说道,“在不断夯实生态环境本底基础上,先锋村依托徐堰河等优质的水资源,引水入村、以水富民,打响‘天府水源地’农产品品牌,成功打造了‘川西民俗文化村’靓丽名片,2021年被水利厅确定为四川省水美新村建设典型村,让乡村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通过分享流域内真实案例的审判工作,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环资庭法官徐晓双提出了系列建设性意见:“乡村振兴,法治先行。立足公益诉讼法院职能,设立法官工作站、生态修复教育基地、案例展示牌……让基层河湖长制工作驿站成为更多群众参与、监督治水护河的议事堂。”
座谈交流中,民间河长、第三方环保公益组织成都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还就社会监督过程中发现的河湖治理问题进行了反馈交流。
徐堰河畔,先锋村水源保护区涵养湿地
用心用情用力办实事、解民忧,破难题、促发展。东风渠管理处持续推动主题教育各项任务走深走实,坚持把调查研究和推动发展有机融合,不断提升河湖治理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等美好生活需要,守护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