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东风渠管理处>>处内信息
为扎实做好东风渠灌区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保护工作,打造成都大运会水美灌区示范样板,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处置能力,东风渠管理处以主题教育为针,以渠地融合为线,扎实开展“迎大运 护安澜”水利保护专项行动,持续提升涉河(渠)工程项目监管效能,大力推进公益诉讼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今天,成都大运会已经进入倒计时18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东风渠交来的水利保护“零诊”成绩单吧!
①信息赋能
扎实开展“迎大运 护安澜”水利保护专项行动
|
|
|
|
新都站巡查发现毗河18+270-19+500左岸,新都区某公司新都区毗河旅游带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占用管理范围埋设管道,工作人员现场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工,恢复河道原貌,限期退出管理范围,并送达《责令整改通知书》。 |
|
|
龙泉站巡查发现东干渠0+000至4+50水质存在异常,经多次同龙泉驿区水政执法大队、东安湖街道办、河长办人员联合巡查,发现是一工地将生活污水排入东干渠所致,通过现场封堵涉事单位排污口、请专业溯源公司帮助排污企业解决污水排放问题等措施,涉事工地生活污水已实现集中抽排。 |
按照“迎大运 保安全”工作部署,东风渠管理处成立“迎大运 保安全”水保专项工作小组,启动“迎大运 护安澜”水利保护专项行动,先后制定《“迎大运 保安全”专项行动水利保护工作方案》《河(渠)道防治“四乱”方案》《应急处置预案》。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专项巡查200余次,发现并妥善处置问题3起。
|
|
深度解析需求,“量体裁衣”定制OA系统水保空间。“迎大运 保安澜”水保专项智能化响应处置系统正式上线,打破逐级上传下达的传统束缚,实现中心至基层站点多级信息动态共享、决策实时下达、线上联动监管,还能智能生成统计表格,差异化显示不同结果,真正做到科学高效、一目了然。
②调研赋能
持续提升涉河(渠)工程项目监管效能
本届大运会东风渠直接向17处主场馆、赛事场馆、训练场馆及12处大运会景观和保障区域供水,涉及东风渠系的总干渠、清水河、府河、江安河、沱江河等五大供水河渠及西江河、十陵河等25个受水河渠流域,跨成都11个行政区划。
由于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又服务于特大型城市,东风渠灌区涉河(渠)工程项目具有基数大、类别多、监管难度高的特点。为确保大运会期间水环境安全万无一失,东风渠管理处把防控涉河(渠)工程项目风险作为重要研究课题,深入一线对灌区109个涉河(渠)工程项目“监管薄弱点”“风险隐患点”进行全面再梳理、再排查,并落实专人进行重点督查。同时,坚持执法前移、管服并重,在“差异”中寻找“共性”,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总结“三大问题症结”,提出“四项优化措施建议”,持续提升涉河(渠)工程项目监管效能。
|
|
|
|
③“检察长+河长”赋能
大力推进公益诉讼示范区建设
|
|
大运会开幕式及主场馆所在地-东安湖体育公园与东风渠总干渠(摄影:梁栋程) |
大运会开幕式及主场馆所在地-东安湖体育公园与东风渠东干渠(摄影:梁栋程) |
当前,大运会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问题线索处置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尤为关键。“如何有效为水行政执法赋能,及时迅速处理倾向性和苗头性违法行为?”成为摆在水管单位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打造“检察长+河长+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新模式,充分发挥三方在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利工程安全等方面的职能优势,协作互补,形成合力,便是有力破解水行政执法难题的“密匙”之一。
|
|
郫都区是四川省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地,区内共有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西华大学、郫都区体育馆3座比赛场馆。 |
目前,东风渠管理处已同龙泉驿区、郫都区等6地人民检察院和河长办召开水利保护公益诉讼工作座谈会并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案件咨询、提前介入和线索互移机制上达成高度共识。下一步,还将与郫都区检察院和区总河长办共建“都江堰灌区中部片区水利保护公益诉讼示范区”,以示范区为圆心,将公益诉讼、法制宣传等工作辐射灌区中部片区。
④联动赋能
实战练兵拉满“战力值”
|
|
东风渠管理处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金牛区生态环境局共同开展总干渠水污染应急处置演练。 |
|
|
东风渠管理处联合成都市环保局、龙泉驿区环保局、区水务局、区自来水公司对东干全线进行联合巡检排查。 |
|
|
东风渠管理处联合成都市生态环境局、金牛生态环境局、成华生态环境局,金牛区农业和水务局、金牛区河长办、金牛区天回镇街办、成华区农业和水务局、成华区河长办、成华区白莲池街办对总干渠全线进行联合巡检排查。 |
得益于已建立的河湖长制“三项制度”,东风渠管理处迅速与属地河长办、生态环境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街道办等多部门联动,建立《应急响应联络名录》及专项信息共享平台,并对有关河渠开展联合巡查,落实隐患整改,严格“清单”销号。特别是在东干渠0+000至4+500及沱江河红光段污水外溢、水质异常的事件中,渠地各方应急响应速度和联动处置能力得到实战检验,事件均得到及时妥善控制。
|
|
大运会赛事场地之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与东风渠总干渠(摄影:梁栋程) |
大运会闭幕式场馆-成都露天音乐公园水景(摄影:梁栋程) |
下一步,东风渠管理处将坚持问题导向,迅速补齐短板,全力做好大运会前后水利保护各项工作,积极推进东风渠法治灌区、安全灌区、美丽灌区建设,向全世界运动员及观众呈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和”的和谐美丽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