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东风渠管理处>>处内信息
都江堰灌区东风渠东干渠
是向金堂、龙泉驿等丘陵灌区
输水的重要通道
今年灌区春灌工作全面拉开序幕以来
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东风渠管理处
坚持将“优化保供机制”
与“运用现代技术”相结合
在东风渠东干渠灌区
深入推进尾水片区保供工作
在第一轮育秧泡田输水中
同比节水4%以上
实现了“保输水、抓节水”的双控双赢
01建立“先远后近、重点保障、余水存蓄”机制保障区域用水均衡受益
“今年水比往年早到了好几天,可以安心育秧泡田了。”3月21日,金堂县赵镇街道石槽堰社区村民钟国全看着从东干渠曾家堰支渠流进田地的汩汩清流喜叹到。
东风渠东干渠主要向丘陵灌区输水,沿线种植户分布范围广,输水距离长,而钟国全的田地刚好位于东干渠曾家堰支渠末端,在春灌用水高峰,往往会遇到来水晚、用水“打挤”等问题。
针对此类灌溉难点,今年东风渠管理处提前谋划,集思广益,探索出了“先远后近、重点保障、余水存蓄”的输水模式,力争全灌区均衡受益、同步栽秧。
▲走访灌区种植情况、掌握灌溉进度
据了解,东干渠上游分水制口的位置普遍较高,在春灌开始前,东风渠管理处就利用夜间闲时把渠道水位降低到制口以下,集中全力提前向下游灌区‘输远水’,白天再抬高水位让上游制口进水,满足春灌用水后,余水再进入万兴垃圾发电厂蓄水池等地作为应急水源,在兼顾工业和农业用水的同时,让上下游余缺互济。
“得益于类似于“先远后近、重点保障、余水存蓄”等模式在春灌保供工作中的应用,当前东风渠灌区春灌进度较常年同期快9天,效益比较明显。”——东风渠管理处供水管理科负责人表示。
▲工作人员查看东干渠沿线农户育秧情况
02将闸控“装进”手机调水便捷节约了时间也节约了水
“哗哗哗……”在东干渠旁一个量测控一体化闸门“量水秤”旁,东干渠管理员张建国在手机上打开智慧灌区APP,随后点击“开闸”按键,只听渠底传来哗哗的水声,渠道中的灌溉用水顺着地下铺设的管道流入了田间地头。
▲张建国操作智慧水利集成阀井系统
▲工作人员到龙泉驿区洛带镇宝胜村解决取水困难问题
依靠灌区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2020年至2023年,东风渠灌区农业用水消耗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农业用水消耗总量已下降2.51亿m³,而节约出来的水,则可用于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生态用水。
据了解,今年春灌,在同比节约4%、共38.9万立方米水量的情况下,东风渠龙泉灌区提前3天完成了第一轮育秧泡田输水,21.7万亩农业灌面用水需求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