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一处>>综合信息>>处内信息
8月18日,四川高温记录再次被刷新,最高气温达到43.8℃, 多地“炎”值爆表突破历史极值,抗旱形势异常严峻。为应对近10年我省最重持续旱情,全力打好此次抗旱救灾“攻坚战”,保秋粮夺丰收,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党委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多措并举,科学调配水资源,切实保障灌区用水和粮食安全。
河落海干 焦金流石
根据灌区最新气象统计资料,7月1日-7月30日,灌区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17℃,平均气温27.9℃,比去年同期偏高1.2℃。8月1日-8月14日,灌区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21.4℃,平均气温29.5℃,比去年同期偏高2.3℃。7月1日-8月14日灌区累计降雨量222.8mm,较去年同期偏少18.67%;累计蒸发量232.6mm,较去年同期偏高23.3%。
人民渠第一管理处灌区高温高热持续,且降水量少,土壤墒情干燥,特别是8月以来持续不正常的干燥天气,造成灌区内发生气象干旱。
齐抓共管 积极抗旱
为有效应对当前持续晴热高温天气,避免气象干旱向农业干旱转变,全处上下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全力以赴解决农业抗旱灌溉用水难题,满足灌区用水需求。
成立水旱灾害防御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建立了以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职工共同抓的管理机制,做到人人有责任,层层抓落实,分工明确。
深入灌区实地勘查。烈日炎炎,抗旱减灾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重点围绕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逐村逐户摸排渠系引输水、土壤墒情、水稻长势等情况,了解灌区用水需求,指派专人负责每日旱情信息收集汇总,提供实时数据,及时、准确掌握灌区相关情况,为水量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渠系巡查机制。做好与地方水利(务)局联动,加大所属渠道巡查管理力度,保障输水渠道通畅,全力以赴保证灌区用水需求,为夺取秋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做好水文监测工作。吹响水文抗旱“前哨”,先后对重要交接水、分干渠、支渠进行了90余次比测率定工作,保障水量精准调配,为抗旱决策提供坚实有力的数据支撑。
科学调度水资源。在中稻孕穗扬花、晚稻分蘖孕穗关键期,为应对历史同期最少降雨量、最大蒸发量以及蒲阳河来水量波动最大的三重叠加不利局面,人民渠第一管理处采取轮灌用水、限时供水、限量供水、分区域供水等多种措施,强化水资源调度管理,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针对7月以来人民渠第二管理处丘陵地区出现旱情情况,人民渠第一管理处立即响应,先后发布新调水指令20次,通过压缩人民渠第一管理处灌区用水量、减少青白江大河引水、加大干渠进水等多项措施全力向人民渠第二管理处丘陵灌区输水,保障灌区抗旱水量,确保灌区粮食生产安全。
7月1日-8月15日人民渠进口引水40241万m³,较去年同期多引水2485万m³,日均多引水6.20m³/s;向人民渠第二管理处输水13343万m³,较去年同期多输水2314万m³,日平均多输水5.90m³/s。
坚守为民 基层风采
烈日炙烤大地,田野热气蒸腾。青白江水利管理站抗旱服务小分队顶着近40℃的高温在三水镇中心村的田间地头查看水稻长势情况,指导村民科学用水、抗旱保粮,只为守护那层层稻浪。
青白江水利管理站抗旱小分队查看水稻长势情况
一片星空,两抹微光,只为护隅一方水土。永兴站抗旱服务小分队正不分昼夜查看农田灌溉用水情况,他们严控水量,精准调配,力保让每滴水都顺渠而下,流进每亩稻田,流进百姓心间。
永兴水利管理站抗旱小分队查看白云沟分水洞输水情况
在青白江大河长寿桥处,人民渠第一管理处供水科和丽春站工作人员在烈日下开展ADCP流量测验工作,他们无畏“烤”验,顶烈日、冒酷暑,不惧河道坑洼坚毅前行涉水测量,他们用汗水诠释了务实担当水利铁军的含义。
供水管理科和丽春水利管理站共同开展ADCP流量测验工作
水滴石穿 来日正长
经全处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全处抗旱减灾工作初见成效,灌区供用水基本稳定,暂无旱情发生。据天气预报预测,8月底降温前四川将迎来一波高温“冲刺”,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将继续坚守职责、强化担当,坚决打好此次“防大旱、抗大旱”收官之战,进一步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危机意识,同时刻不容缓准备好、落实好“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应对措施,抓好旱涝急转形势下洪涝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全力以赴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坚决守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底线,交出一份令人民满意的“民生答卷”。
(供稿:供水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