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一处>>综合信息>>处内信息
风追着雨,雨赶着风,天空黑沉沉,大地被暴雨裹挟。“妈妈,这么大的风雨 ,你路上当心啊”孩子的叫喊声在耳畔回荡,她毅然冲入暴雨中,奔赴她的岗位......
赖兴艳1995年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水利人,2021年7月进入供水管理科,成为了水利调度中心值班室的一名大龄新兵。
今天是她值班的第五天,是她难以忘怀的一天。蒲阳河来水持续上涨,长寿桥流量已超800m³/s,暴雨依旧,值班室电话声此起彼伏,“彭州市防办,这里是人民渠一处调度中心,我处启动黄色汛情预警,现将最新水情通报给你们”“渠首管理站,根据目前水情、雨情情况,请立即开启泄洪闸加大泄洪流量,同时降低干渠进水”“什邡、孝泉站,请执行67号调度指令”“各管理站,请立即开展工程检查、排查险情”“请汇报实时雨情、水情、工情”......她来不及换下湿透的衣服,来不及平复紧张的心情,投入到这一场抗洪抢险的战斗中。
水调中心日常值班情况 如注的暴雨从早下到晚,闪电如一把利剑划过黑夜,雷声轰响。值班室里灯火通明,灌区内不停传来慈母山超警戒水位、石亭江告急、杨柳堰工程受损等汛情,快速做好记录,及时汇总上报水情、雨情、工情、险情,传达指令,投身抗洪抢险。 又是一个通宵达旦,而这样不平凡的一天,是调度中心值班室值班人员工作的常态。 人民渠第一管理处,是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建立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素有“巴蜀新春第一渠”的美誉。它担负着成都、德阳两市十县(市、区)242.29余万亩农田的灌溉、120万人生活、40余家工业生产及生态供水任务,并承担着向丘陵灌区125.9万亩农田及工业、生活、生态输水任务,是天府粮仓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度中心,是我处的心脏。作为调度中心的值班人员,他们坚持“水动人动”,坚持24小时昼夜值守,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水资源。今年灌区遭受了6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是他们收集第一手水情资料,是他们填报一组组繁琐数据,是他们发出一道道调水指令,采取错峰、轮灌、限时限量、分区域供水、跨渠系调水等措施,确保平原灌区有旱情无灾情,同时有效缓解了丘陵灌区旱情,助力中江县实现目标任务,确保灌区粮食安全。 生病还未出院,戴着医院手环,回到岗位值守;节假日万家灯火,家人团聚,仍坚守岗位;疫情封控,全城静默,无畏勇敢逆行。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年年岁岁,顾不上年迈的父母,接送不了年幼的孩子,他们的值班故事平凡朴素,如颗颗水珠,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大江大河,只是平凡中的坚守。 “择一事终一生,干一行爱一行”,调度中心全体职工秉承新时代水利精神,以“敬业 协作 创优 奉献”为精神内涵,以“青春献给水利 调度服务灌区”为初心,以实际行动诠释水利精神,荣获了“2021-2022年度四川省青年文明号”殊荣。 渠水涛涛,灌溉天府大地;官渠精神,守护灌区安澜。新一代的水利人将深入贯彻落实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3226”总体工作思路,为建设“国际知名 国内一流”灌区榜样而奋斗不息,愿河清海晏,与山川、河流共此青绿! 水调中心职工合照 (供稿:供水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