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一处>>综合信息>>处内信息
岁末年初之际,灌区持续遭遇干旱天气,土壤墒情差,加之蒲阳河和石亭江来水偏小、变幅大且不稳定,难以满足灌区作物用水需求,灌区出现轻度旱情,供需矛盾突出。面对灌区防旱抗旱形势,人民渠第一管理处高度重视,立即响应,全力以赴解决“冬干春旱”难题,多措并举保障灌区粮食生产安全,为“天府粮仓”保驾护航。
深入一线,协调用水。1月13日,前进渠灌区绵竹和什邡段缺水严重,石亭江来水小,急需解决灌区粮食生产用水。人民渠第一管理处1月14日向省河湖中心和省水调中心报告,协调加大前进渠引水保障灌区粮食生产,同时与什邡水利局联系加强石亭江上游电站管理严禁堵水发电确保下泄流量平稳,保障了1月14日-2月5日期间前进渠引水水量满足灌区3万亩小麦和4.2万亩经济作物用水。1月28日,副处长钱波带队深入灌区,摸实情做宣传,到什邡、绵竹灌区查看小春作物及经济作物长势、需用水及干渠引输水情况,与县市区开展供用水及岁修工作交流,为进一步优化抗旱调水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比测校对,优化调度。2月7日,都发中心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和四川省成都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在青白江河道选取点位开展了流量测验,校核新桥水文站监测计量和人民渠第一管理处生态流量保障计量,并就生态流量下泄保障、精准监测计量及下一步抓好沱江补水计量和青白江洪水测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此次比测,为进一步优化水资源调度,保障水量精准调配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数据支撑。
水动人动,科学高效。人民渠第一管理处一方面积极请示都发中心,协调紫坪铺加大下泄流量,突击解决人民渠灌区缺水问题。另一方面坚持科学调度、适时调度的原则,密切跟踪天气变化,提前部署、精心谋划,先后发布调水指令7次,充分利用“波动水”补给灌区用水。同时,充分利用岷江水源和拦蓄好山溪来水,结合工程现状,采取分区域、突击供水方式,按灌区地势情况自下而上轮灌,灌溉面积达80多万亩,进一步提高了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缓解了灌区旱情。
截至2月9日,灌区完成了大轮灌,保障了灌区小春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用水需求。蒲阳河2月2日-8日共引水2156.54万m³,向二处共输水824.42万m³,全力以赴保障了丘陵灌区用水安全,并保障了青白江下泄生态流量5 m³/s。下一步,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将深入践行大水调机制,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科学、精准调度水资源,全力以赴保障灌区粮食生产安全,为“天府粮仓”保驾护航。




(供稿:供水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