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一处>>综合信息>>处内信息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人民渠第一管理处深度融入大水调机制,在2月9日至2月24日开展限流岁修期间,在都发中心供水处全力支持下,供水科通过精心谋划、适时调度,先后发布调度指令20余次,圆满完成岁修期间限(断)流保供任务。2月24日14时40分,人民渠干渠恢复正常通水。
善设施,保供水,掀起岁修热潮。“岁暮水落,筑堤壅水上流,春正月则役工浚治,谓之穿淘。”这是都江堰岁修最早记载。去年,灌区遭遇近60年罕见的干旱极端天气,灌区“炎”值爆表突破历史极值,灌区用水告急,呈现出渠道输水能力不足,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创新措施,确保平原灌区有旱情无灾情,有效缓解了丘陵灌区旱情,同时助力中江县实现“双7”目标,确保灌区粮食安全。为守牢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保障平原丘陵灌区2023年春灌同步用水,助推实现一体化大水调“中江经验”2.0版,人民渠第一管理处积极作为,全力以赴做好2022年度岁修工作,计划总投资1500余万元,其中清淤8万立方米。岁修工程完工后,将恢复河渠过流能力,提升河渠供水保障能力,为灌区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基础。


强谋划,细举措,保障用水安全。今年岁修任务重,点多面广,尤其是渠道淤积量大,施工作业时间长,如何保障岁修期间灌区用水安全,成为人民渠第一管理处面临的最大考验。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供水科超前谋划,深入灌区摸清用水实情,按照“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基本生态用水和粮食生产合理用水,统筹生产用水”的水量分配和调度原则,根据多年统计与调查,预测灌区边沿溪河、区间径流水源的可用性,反复研究分析推演,制定人民渠第一管理处2022年度岁修限(断)流期间水量调度方案。协调各生产企业采取错时用水、同期大修等方式节约和减少用水量,同时积极协调灌区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环境治理、防治水污染,暂停农业用水,尽可能减小供水压力共同采取措施防御风险。

开思路,破常规,创新调度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古堰岁修的方法也在与时俱进,分时、分渠系“限(断)流岁修”成为今年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岁修的一大供水特点,白天限(断)流施工,夜间加大流量补水。2月9日-2月24日限流(断)岁修期间,供水科科学利用渠道大、小流量流程时间差和工程现状,采取限时、错时供水,晨时实施渠道降水或断流为河渠内工程施工创造条件;暮时河渠内暂停施工,加大进口流量补充各闸群蓄水量;为防止因上游来水偏小或出现断流时不能满足重要用水户基本需水,优化调度,利用各节制闸的蓄水,采取闸群间自下而上逐级开启稳定下泄流量保障输供水。

通过科站联动,供用水双方密切配合,方案执行到位,岁修期间未发生水厂减压供水,未发生企业减产用水,有力地保证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和重点企业正常生产用水。民为政首,农为邦本。2023年是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上台阶”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夯实基础之年。下一步,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将抓住战略机遇,明确工作目标,细化任务清单,深刻把握水利工作新动向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水利厅“3226”总体工作思路和都发中心灌区榜样建设,结合工作实际,早谋划早部署,推进2023年春灌供用水和“三生用水”管理工作,发扬“三善三敢”精神,追求卓越,做到极致,为乡村振兴和灌区粮食安全提供水资源支撑和保障,守好“三农”基本盘。
(供稿:供水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