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第一管理处欢迎您!今天是:

岷江之水入春来 夏粮丰收尤可期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06-07 15:15 打印

转发到:

随着闸门缓缓升起,人民渠管理处灌区的大春灌溉又拉开了序幕。滔滔岷江水奔涌而来,浸润着万亩农田,为灌区粮食作物送去了及时水,为灌区人民送去了致富水。

开春以来,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第一管理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护航“天府粮仓”的政治高度,按照“保春灌就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实现满栽满插、确保有序用水、提升行业影响”的工作目标,全力推动了2023年春灌工作落地落实。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工程是基础保障。2023年初,人民渠第一管理处进行了一年一度的岁修工作,投资1000余万元对渠道及设备设施进行了一次维修维护,解决了河渠输水中卡点和堵点,提升了河渠供水保障能力,为春灌用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渠道疏浚了,灌溉就有了保障。

人民渠第一管理处超前谋划、精准研判,成立春灌用水领导小组和用水服务队,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及时了解、分析、研究和解决灌区用水过程中出现的供用水问题组织灌区10个区(市、县)召开人民渠第一管理处灌区2023年春灌用水工作会,对今年春灌用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根据上游来水气象预测分析,科学编制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调度方案。

针对春灌用水难点问题,人民渠第一管理处适时创新供水举措,保障春灌用水,及时化解上下游用水矛盾和处理尾水灌区用水难等问题,全力以赴向二处丘陵灌区输水,保证平原与丘陵灌区均衡受益。一是采取进一步压缩平坝灌区用水量,推迟蒲阳河(青白江)集中用水时段,拉长干渠片集中用水时间的调度方式。二是在灌区用水高峰期,实行轮灌与突击灌有机融合供水方式。三是合理利用区间径流跨渠系调水方式。四是采取人民渠干渠不超保证水位运行方式。截至6月5日,全灌区累计完成栽秧面积138.35万亩,占计划栽秧面积93.1%,小春收割面积237.07万亩,占计划灌溉面积97.8%。

去年,春灌高峰用水期间首次实现了平原向丘陵不断流输水,开创了适时均衡受益新局面,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中江经验”,稳定可靠的水源奔向丘陵灌区浸润农田。今年,人民渠第一管理处积极践行“大水调”机制,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持续深化水资源一体化调度管理。

受上游来水小,时段分布不均影响,导致灌区用水紧张矛盾突出。为化解灌区用水矛盾和解决人民渠第二管理处灌区的蓄水不足、用水缺口的问题,人民渠第一管理处根据蒲阳河来水和合理拦蓄区间径流,先后发出调度指令46次,在满足人民渠第一管理处灌区基本用水的同时全力向二处丘陵灌区输水。截6月5日,人民渠第一管理处灌区共引水9.52亿m³(蒲阳河8.65亿m³,前进渠0.87亿m³),向二处输水2.27亿m³,在比去年同期少引水1.42亿m³情况下,只比去年同期少输水0.01亿m³。

成绩的取得,无不凝结着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劳与汗水。在春灌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人民渠第一管理处积极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用党建引领业务,业务促进党建,践行“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进一步增强和发扬了为灌区人民谋幸福、为水利事业谋发展的使命感。

“实创科学治水之先例,建华夏文明之奇观,征之四海,亦无出其右者。”而人民渠,也像璀璨明珠,镶嵌在美丽富饶的灌区平原上。2023年是新时期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三年上台阶”之年,也是“十四五”夯实基础之年。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将抓住战略机遇,锚定工作目标,细化任务清单,深刻把握水利工作新动向新要求,发扬“三敢三善”精神,推进灌区“三生用水”管理工作,为灌区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引岷江之水一路向东,送一渠春水洒向大地,涓涓细流入田头,春水润田,丰收“可期”!

供稿:供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