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一处>>综合信息>>处内信息
2022年10月,人民渠第一管理处什邡水利管理站(以下简称“什邡站”)正式启动了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的试点工作。什邡站负责管理人民渠干渠17.8公里、大型水利枢纽工程1座,同时还有各类水闸14处、机械设备88套、倒虹管1处、涵洞15处,管理支渠9条、分水洞65个、什邡境内石亭江大河1公里。目前,什邡站已将巡渠、沿渠除草、设施设备现地控制与管理以及保洁维护等基础维修养护工作委托专业维修养护队伍承担,基本实现了全方位的管养分离。人民渠第一管理处以管养分离创新试点为契机,积极推行机械化除草作业,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安全风险、解决管养分离全面推广过程中的关键难题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为灌区日常维修养护中的渠道除草专项工作打下坚实的科技基础。
突破现有瓶颈,积极探索机械化渠道除草的新路径。什邡站自开展水利工程管养分离试点工作以来,渠道除草主要依赖于人力或小型机械进行。然而,这种传统的维护方式在渠道除草方面暴露出诸多不足,如作业范围有限、耗时耗力,并且在作业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通常情况下,渠道杂草及灌木在修剪后不久又会迅速生长,这严重影响了工程巡查的正常进行,无法满足高效维护的需求。为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人民渠第一管理处与维修养护企业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全面评估,最终一致认为人民渠干渠什邡段路况良好,具备实行大型除草设备与小型除草设备结合这一新型维护模式的优越条件,这为提升渠道除草效率、节约除草成本、保障作业人员安全、确保工程安全运行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图片1:除草前)
机械改装创新应用,渠道除草作业取得降本增效显著成果。第三方维修养护企业巧妙利用精心改装后的挖掘机作为除草机械,对人民渠干渠什邡段进行了精准而迅速的除草作业。短短14天时间,该机械便高效完成了原本需要1个多月的人工除草工作量。机械除草每公里成本不足3000元,实现什邡站全渠段单次除草总成本累计约为10万元;而若采用人工除草完成同等工作量,预计费用将高达36万元。通过创新机械改装方式进行除草作业,不仅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作业周期,还节省了超过20万元的经费支出,真正实现了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益的双重目标,同时解决了人工除草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问题,为渠道养护工作开辟了新的高效路径。
(图片2:机械化除草)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节约了维护支出,维修养护队伍的稳定性正日益增强。维修养护企业通过引入机械化除草设备,替代了以往依赖人工进行的传统渠道除草方式。这一举措不仅从根本上保障了维修养护队伍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有效避免了因人工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还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除草作业的成本。成本的降低使得维修养护企业能够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提高维修养护队伍人员的工资性收入,从而提升维修养护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这种良性循环进一步增强了维修养护专业队伍的稳定性,为水利工程管养分离中的基础维修养护专项工作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筑牢了根基。
(图片3:除草后)
机械化渠道除草的创新举措,显著提升了灌区渠道的整体形象。此次什邡站作为管养分离试点,创新性地启用了机械化渠道除草方式,成功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维修养护工作的一大瓶颈问题,为后续灌区管养分离模式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采用先进的渠道除草技术,不仅使得灌区内的杂草及灌木能够被迅速高效地修剪得整齐划一,还确保了整个渠道系统的井然有序,进一步提升了灌区渠道的整体形象。
下一步,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将继续深入总结管养分离工作经验,细致梳理在实施管养分离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积极引进并研发更加先进的养护技术和设备,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工程养护需求。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力求在管养分离实践中取得新的突破,确保每一项养护作业都能达到更高的安全标准与效率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管养分离模式的优化升级,确保人民渠第一管理处灌区水系的安全畅通和高效运行,进而为都江堰灌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供稿:运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