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第一管理处欢迎您!今天是:

实验技术转化田间生产力 
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创新开启春灌新篇章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5-04-21 17:05 打印

转发到:

近日,人民渠第一管理处为抢抓三个主动,深入贯彻落实三个服务,携手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率先利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高光谱等先进设备,尝试春灌管理新手段,打造空中慧眼+地面智脑的立体化监测体系,为保障天府粮仓农业安全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在彭州市马牧河村,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黄晓荣教授带领师生进行了人民渠灌区首次光谱无人机巡田实践,从采集的200余张光谱图像资料中分别对土壤水分监测、作物需水评估、灌溉效果验证、沟渠分汇状况进行分析和数据比对。黄晓荣教授表示: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校地共建智慧灌区,我们努力将实验技术转化为田间生产力,特别是光谱数据与相关水文模型的耦合应用,为水利基层管理站提供相关决策的强力依据

利用光谱技术能看到肉眼可视以外更广泛的光谱区域,除了可见光,还能识别红外光、紫外光等。通过光谱快速扫描大片农田,即可感知氮素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关部位的水分子含量等重要信息,分析农田长势、光合作用、表面温度分布、地表土壤湿度、农作物布局、病虫害监测等,类似给农田作CT

在传统春灌巡查工作中,人工巡查日均覆盖仅为200亩。通过光谱无人机巡查,单架次即可完成1500余亩的农田高精度测绘,作业提升至人工巡查的7.5 倍,效率实现量级突破。同时能完成对农田作物布局、作物长势、水资源灌溉、土壤水分监测等分析,构建农作物土壤水文三维动态模型,支撑水利精准决策,指导水量调度上更加快速和准确。

人民渠第一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推动三个转变’:从经验判断向数据决策转变、从粗放管理向精准服务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下一步我们将依托高校的技术手段和研究底蕴,形成数据采集智能分析精准配水的闭环管理体系。

供稿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彭州水利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