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第一管理处欢迎您!今天是:

打磨科技“利器”  奋力打好防汛减灾主动仗
——人民渠第一管理处以临战状态积极抓好防汛减灾科技支撑工作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8-08 09:20 打印

转发到:

为全面落实7月16日全省及都发中心防汛救灾工作调度会议要求,坚决做好打防汛减灾大仗、硬仗、恶仗的充分准备,人民渠第一管理处牢固树立“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落实落细“四预”“三查”工作措施,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以临战状态积极做好防汛减灾科技支撑工作,以智能设备当“利器”,以信息技术抢“先手”,奋力打好防汛减灾主动仗。

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水旱灾害防御现代化

“仁和堰枢纽停电了!闸前水位4.88m!现场视频正常显示!发电机已自动上线!电力供应稳定,闸门远程启闭正常!”7月27日,麻水河、仁和堰、任家沟合署办公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UPS不间断电源系统、备用电源双向自动切换现场测试取得圆满成功,新增水情监测、视频监控设施投入运行。通过升级改造,一是在遭遇电力中断时,新增设的UPS不间断电源系统能为现地关键设备提供可靠、安全的电力保障,确保水情、视频、闸控数据正常回传水利调度中心,为科学调度决策支撑。二是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由“人工现场启动”升级为“自启动”,在必要时可运用“人工远程启动”,自此迈入“自动双电源”时代,进一步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运行。三是弥补了水情监测和视频监控盲区,实现了水情、工情在手机端“即点即看”,为保障闸站远程调度安全及安全度汛打下坚实基础。

 

备用电源系统升级改造施工检查

 

水位测量建设

 

发电机远程启动界面

 

发电机状态实时监测 

强化底线思维,切实站好水旱灾害防御“监测岗”

人民渠第一管理处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和应用,有效发挥科技“哨兵”作用,大力推进实施“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三大能力建设,把牢监测预报预警“第一道关口”。一是开展干渠沿线白土河、新开河、蒙阳河等7处点位水情预警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拓展汛情风险综合监测范围和深度,实现对水旱灾害的全方位监测、自动化预警,打造水情预警监测“样板工程”,切实站好水旱灾害防御“监测岗”。二是增设青白江大河沿线同心堰、锦水河、杨柳堰等多处点位的水位超限语音预警,有效解决了下游渠道水位超限易发翻水淹田的问题。三是定期测试仁和堰、任家沟、杨柳堰等枢纽的泄洪预警广播系统,开闸前优先播放“珍爱生命、谨防溺水,禁止下河!”语音告警,切实保障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提前调试水情、视频、闸位、荷载等监测装置,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到平时好用、急时管用、随时能用,切实夯实水旱灾害防御基础。

 

副处长吴平勇现场检查指导水情预警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科技创新应用现场调研

 

锦水河水情预警界面

泄洪预警广播系统

 

荷载监测装置调试

强化备战措施,全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能力

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下好防范“先手棋”、打好防御“组合拳”,坚决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一是落实隐患排查,组织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全覆盖风险排查整治,建立隐患排查整治“明白账”,最大限度补齐短板消除风险,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小、处置在早。二是突出实战预演,针对各类重要枢纽、穿江涵洞、险工险段等重点区域以及管理站集中(远程)控制闸站信息化设施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开展专项检查,对值守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开展现场实操考核及强化培训,进一步提升一线值守人员应急处置、决策、动手能力。三是压实防汛责任,强化预案方案修编,随时掌握分析汛情、工情,加强强降雨分析研判,扎实做好强降雨防范各项准备,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到应急处置“快”字当头、“准”字发力、“全”字到位,坚决打赢防汛抗旱、安全度汛这场硬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信息化系统操作应用检查(1)

 

信息化系统操作应用检查(2)

 

闸站信息化设施设备设施运行专项检查

 

信息化系统操作应用培训

 

(供稿:科信科、彭州站、什邡站、永兴站、新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