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第二管理处欢迎您!今天是: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夯实基础提升本质安全
——人民渠第二管理处党委书记、处长  李国贤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06-21 14:06 打印

转发到:

今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每个人,都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者”和“主力军”,更是“守护者”和核心力量。根据都发中心2023 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安排,做为人民渠第二管理处主要负责人,谈一谈自己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安全生产工作,亲力亲为引领我们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人民渠第二管理处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与安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和省安委会的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持续提升水旱灾害防治水平,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做好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更高、要求更严、责任更大,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全处干部职工要从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工作在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中的突出地位,深刻认识做好当前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深刻认识我们肩负的重大责任,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15条措施,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安全生产,有效防控各类风险,确保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持续保持安全生产平稳态势。

年初,四川水利全面吹响“三年上台阶”奋进号角,都发中心擂响了决胜“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三年行动的战鼓。当前,我处水库、水闸、渠道、水电站运行时间久,工程基础薄弱、短板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任务十分繁重,给水利安全生产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我们既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做好水利发展这篇文章,又要牢牢把好安全底线,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狠抓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按全。

一、知责明责,严格落实责任

纵观全国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每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分析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原因是共性的“有关人员责任心缺失,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祸根。”惨痛的事故一再警示我们:安全生产重在责任落实。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引导干部职工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对生命极端敬畏之心,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不出事再出彩。

二是压实工作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职责。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负综合监督管理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专业监督管理领导责任。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具体抓,其他负责人对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时抓。进一步落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保证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从业人员。

二、聚焦重点,严防安全风险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是保障安全最有效的手段。我们要全面开展风险普查,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防控措施,全力保障安全形势平稳有序。

一是以构建“六项机制”为抓手,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我们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增强风险管控责任意识;准确把握水利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分级管控、分类处置,源头防范、系统治理,建立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完善管控制度,落实管控措施,压实管控责任,严格考核问责,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有效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为新阶段全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是以工程运行安全为重点,守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紧盯水库、水闸、渠道、水电站等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监督检查。做到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切实保障汛期水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同时,充分发挥以水库、水闸、渠道为重点的水利工程骨干作用,通过安全运行、科学调度,努力把洪涝风险和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守牢水旱灾害防御底线,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夯实基础,提升本质安全

要实现本质型、恒久型安全,关键是从根本上减少人、物、制度等不安全因素。接下来,我们将不断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努力提升本质安全。

(一)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抓手,提升单位本质安全。我们要坚持以标化促规范、保安全,积极推进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创建,实现全员参与。2018年我处顺利通过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单位评审验收,全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接下来,我们将按照都发中心安全生产一级达标工作部署,继续推动标准化持续改进,全面对标一级单位“八项”评审标准,最大程度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极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二)个人要在“勤、严、实”下足功夫

  不管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还是安全监督人员,我认为必须做到“勤、廉、严、实”。

  一是“勤”。第一层意思是要勤奋。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领导干部、安全监督人员要去管人家,要督促各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只有自身勤奋学习,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自己心里才有底气,才能不说外行话,才能理直气壮地去管别人,才能树立工作权威。第二层意思是要勤快。法律法规赋予了我们的工作职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们一定要深入现场,勤检查、勤分析、勤调研,掌握底数,查找漏洞,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千万不能“打电话、听汇报”,对现场一问三不知,等事情来了,就跑不掉了,害了自己。

  二“严”。安全工作要求我们不能做老好人。安全检查不能搞变通,要“零容忍”,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把握底线,不睬红线,必须要敢管事、能管事、管好事,不能当老好人,害人害己;一定要严格,这才是真正地对单位、对同事、对朋友负责。

三是“实”。安全工作一定要实实在在,程序一定要到位。开展工作要有方案、有检查、有记录、有总结,实行闭环管理;检查时要填写记录,发现问题要发出整改通知书,发现违章行为要及时制止,相关工作记录要建立台账、存档备查,发了整改通知书就要督促责任单位抓落实,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

(三)单位要在“合、管、查、长”下足功夫

一是形成“合”力,强化落实逐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是大家的事,一定要完善责任体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坚持明责问责原则,明确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日常工作依责尽职,发生事故“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将安全生产责任和压力层层传递到生产一线,层层压实、环环相扣,每一项任务都要有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确保有人盯、有人促、有人管、有人干。

二是加强“管”控,提升安全水平。要做实做细重大安全风险的排查和分级分类的管控工作,对标《水利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1年版)》、《水利水电工程运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持续全面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要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明确重大危险源清单;加强风险源管控,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岗位责任,确保源头风险点管制有效可控。

  三是认真“查”改,确保安全稳定。要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意识,各单位要以“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为着力点,持续不断开展检查排查工作,全面摸清本单位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安全监督科要认真组织好督导检查,要注意抓住重点,抓住薄弱环节,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要认真履行职能和监管责任。要定期开展定期评估,涉及重点工程项目、重大危险点、危险源,要定期开展安全评估工作,全面评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并明确安全管理和监管责任,强化风险管控技术、制度、管理措施,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严格执行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要强化整治,对发现的问题要零容忍,隐患整改要有计划、有措施、有时间节点、有目标要求,把工作做到位。对暂时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防范措施,指定专人盯守,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要严肃处理,严格追究责任,坚决消除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四是注重“长”效,健全安全生产良好机制。要夯实一线基础,要把工作抓到一线,明确标准,落实责任,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常态化管理。要加强应急管理,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急管理系统建设,提高应急处置工作能力。

安全责任重如泰山。统筹水利发展与安全,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是我处干部职工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我们将以第22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不断深化落实安全责任、推动水利安全发展,为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三年上台阶”,都发中心灌区榜样三年行动决胜贡献二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