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东风渠管理处>>图片新闻
随着芒种“关秧门”的顺利完成,东风渠灌区2025年春灌工作圆满收官,较往年平均提前2天完成水稻栽插任务。东风渠管理处以科学高效的水资源保障体系,筑牢粮食生产安全底线。
3.82亿立方米“生命水”滋养沃野
下游两大水库蓄水量创同期新高
截至6月5日,东风渠灌区累计引水19.7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达3.82亿立方米,115.5万亩稻田实现满栽满插。眼下,广袤稻田已铺展层层绿浪,勾勒出丰收在望的图景。
通过创新构建“上下游水量平衡”机制,东风渠管理处在保障自身灌区春灌期间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的基础上,向龙泉山、黑龙滩两大水库输水2.78亿立方米,向毗河一期工程应急输水1.52亿立方米。目前,黑龙滩、龙泉山两大水库蓄水量达5.35亿立方米,输、蓄水量均创近年来同期新高,为下游灌区农业生产备足了“水源后盾”,也为汛期调蓄与后续用水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能监测+节水机制
实现用水精准调度
输水保供数据背后,是东风渠灌区科学调配水资源的智慧实践。
“通过智能测水系统对节点水量进行实时监测、动态追踪,一旦区域需水满足即终止输水,从根本上杜绝‘大水漫灌’。” 东风渠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构建“节水优先、科技赋能”的春灌新模式,实现了“保栽插、保用水、保安全、降损耗”的“三保一降”目标,用水保障率达100%。
与此同时,东风渠管理处动态调整岁修停水周期与调峰水量配给,联合地方政府推行“三审一限”管理模式(“乡镇—地方水利部门—水管单位审核,限时灌溉”),督促高效灌溉,水资源集约利用率显著提升,节水效益贯穿春灌全过程。
12支春灌服务队送水到田
75个用水难题动态清零
“以前春灌要靠天等水,现在服务队直接把水送到田头!”青白江区姚渡镇坪家村农户的感慨,折射出灌区供水服务的精准化升级。针对金堂县石子岭村、龙泉驿区洛带镇宝胜村、眉山市东坡区等用水困难片区,东风渠管理处采取错峰轮灌、下闸蓄水、分段控流等措施,优先保障远端农田“喝足水”。对郫都区、温江区种植大户及环城生态带区域,则强化上下游用水协调,实现春灌“一盘棋”推进。
12支由技术骨干组成的春灌服务队深入田间100余次,建立动态台账解决用水难题75个。他们不仅送水到田,更将工厂化育秧、旱育秧、机插秧等高效节水技术带到农户身边,让“节水种田”理念在灌区落地生根。
东风渠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树牢“三个服务”工作理念,统筹做好汛期防汛调度与供用水保障,持续优化供用水保障体系,密切关注灌区天气和田间秧苗需水情况,适时进行掺灌,为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