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 提高生产力的关键一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07-06-18 00:00
打印
信息化建设 提高生产力的关键一步
—记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我局信息化成效
2007
年
6
月
8
日
中国水利报在头版发表了题为“都江堰灌区:信息化彰显节水新思维”的专题报道。这是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水利报等多家媒体联合组织的节水中国行在全国水利行业调查采访后发表的唯一一篇关于灌区信息化建设成效的报道。
文章描述了都江堰灌区信息化的功能,分析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了信息化已建工程在灌区防洪、抗旱、节水、提高工作效率等多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并详细报道了在解决沱江污染和
06
年灌区抗旱工作中信息化工程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中国水利报还以“提高生产力的关键一步”为题对本报道作了专门点评。点评认为:从粮食安全的角度看,大型灌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力军。灌区节水的一条重要措施是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而信息化是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都江堰灌区信息化的威力,让我们看到了古老灌区所焕发的崭新的生命力。都江堰灌区信息化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从而做到了节约用水,展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给传统的灌区管理模式和生产力水平所带来的变革。
这次众多媒体对我局和灌区信息化成效的关注及报道是对我们信息化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信息化是都江堰灌区向水利现代化迈进的重要的技术支撑,诚如刘道国局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信息化不仅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能提高灌区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使灌区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因此,如何富有成效地搞好今后的信息化建设,使其真正与我们的工作紧密结合,为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为防洪抗旱提供决策支持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先进、实用、可靠”的建设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为应用服务的建设思路,坚持专家论证、集思广益的决策路线,坚持统一管理、分级实施的项目部管理模式,我们的信息化工作必将能取得新的突破,必
将成为灌区现代化建设中新的亮点。
建设中新的亮点。
供稿:吴 军
发布:信息中心
2007.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