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处内信息
截止5月20日,通济堰已全面实现44.14万亩水稻满栽满插,圆满完成春灌任务,比原计划提前16天。
入春以来,通济堰管理处积极践行“保春灌就是保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提高政治站位,多措并举,全力保证灌区春灌用水。
一、水源保障
通济堰纳入都江堰灌区一体化管理以后,首次实现了与都江堰灌区供水一体化管理,水源有了更充分的保障。
根据灌区用水特点,我们超前谋划,提前安排,采取错时输水的方式,从 3月下旬开始到4月上旬结束,利用20天时间,在灌区春灌用水高峰到来前,组织人力物力,全力向尾部丘陵灌区输水,确保丘陵灌区山坪塘达到满蓄状态,彻底解决青神片区、东坡区思蒙片等丘陵灌区春灌高峰时的用水难、与上游片区争水的矛盾。同时,管理处还积极同外江管理处联系,落实外江管理处通过西河向通济堰补水的事宜,全面保障通济堰灌区在春灌用水高峰期的来水水源。
二、工程保障
2021年,灌区投入维修养护资金260万元,对工程进行了全面维护,及时修复水毁工程。同时积极利用“河长制”平台协调地方政府,由当地政府组织人力对灌区干、支、斗、龙毛渠进行了全面疏淘、清障,确保了春灌期间输水畅通、供水安全高效。
三、组织保障
一是组织干支渠用水机构根据灌区种植结构和用水特点精心编制用水计划。二是及时恢复春灌用水组织机构,有序推进春灌用水工作。管理处成立了春灌配水领导小组,对灌区用水实施统一指挥、调度,各管理站严格按配水计划和调水指令实行交接水,保证灌区各区县均衡受益。管理处还组建了5支春灌用水服务队,4支共产党员志原者服务队,输水到乡,送水到组,服务到田间地头,积极协调灌区用水矛盾,解决灌区用水纠纷。
四、“敢”字当头,“早”字为先
通济堰管理处认真践行都发中心灌区榜样建设的要求,借一体化改革的东风,以“深化干部队伍作风整顿”为契机,以“赶考”的心态、“冲刺”的姿态迎头赶上。以“敢”字当头,“早”字为先,领导带头下灌区、走基层,查实情、问建议、改作风,提前谋划春灌工作。管理处党政提早动员、提前部署,有序推进春灌工作。青神管理站督促尾部乡镇早提早蓄、早泡早栽。新津站、彭山站、东坡站全力保障输水配水,密切联系乡镇,摸清灌区情况,采取应对措施,着力解决用水热点、难点问题。全处干部职工卯足干劲奋战50余天,夜间输水120人次,率先实现都江堰灌区春灌“开门红”-春灌工作通济堰首战告捷。
(供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