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欢迎您!今天是:

通济堰管理处组织退休职工开展“庆七一回家看看”活动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4-07-09 09:30 打印

转发到:

6月25日,通济堰管理处组织20余位退休职工代表参加“庆七一回家看看”活动,退休职工们参观了处机关大楼、青神水利管理站、彭山水利管理站大礼湃、新津水利管理站等地,让退休老同志们亲自感受一体化后,通济堰发生的一系列崭新变化。


 


自灌区一体化管理后,通济堰如今真的是旧貌换新颜大有不同。在参观交流过程中,大家感受最深、说的最多的词就是“变”和“新”。

站区办公环境变好了。来到新津水利管理站,望着眼前高大宽敞、庄重大气的大门,前来参观的退休老同志们不由得发出疑问,“这里真的是通济堰的新津站吗?”,这与他们记忆中的完全不同!现如今不仅新修建了办公室、通济堰陈列室,设立了“千年古堰”标识,曾经杂草丛生的院内,现花草树木分区规划,美观整洁,还放置了代表“四大堰工”的竹笼和杩槎,引人观赏。在陈列室,退休职工们参观了室内珍贵的展品、观看了申遗宣传视频,感受到通济堰源远流长的水文化、欣欣向荣的发展力。除了新津水利管理站外,彭山、青神、东坡等3个站区在去年也进行了站点标规划的改造提升。崭新的办公楼、整洁宽敞的公共区域、统一的标识标牌都让人耳目一新。


 


基础工程设施引入新技术。在今年新修建的指挥分中心,处党委委员、副处长竹耄伦向退休职工们介绍了指挥分中心的智能化全网建设,描绘了未来通济堰智能水利发展的前景蓝图。工作人员还给老同志们演示了智能设施的使用,看完后,退休老同志吕晓林说“这个用起来好方便啊,只需要一点就可以了,反应也很快,完全不像我们以前还需要一直守着,太先进了。”自去年智能分水筒、量测水设施的修建,通济堰正在从以前的原始人工操作时代,奋力加速向现代化智能化时代迈进。今年的慧眼工程、远程自动化节制闸和泄洪闸也正在紧密建设中。

工作状态有了新面貌。“今天一走进单位,就感受到了如今通济堰的变化,不光是外观环境改变了,职工精神面貌也不同了,以往懒散敷衍的工作状态,真的没看到了,现在大家工作都充满了干劲和活力。下次再来时,通济堰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还真的很期待呢!”退休处领导郭正谦在参观完机关大楼后开心地说道。

时隔多年又再次回到曾经工作奋斗过的地方,退休老同志们重新聚在一起回忆往昔岁月,激动地分享着过去的人和事,他们说“通济堰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一直怀念我们在这里度过的艰辛和欢乐,洒下的汗水,铁脚走过的每一段渠道,工作时的点点滴滴……”。通济堰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通济堰老一辈水利人的辛勤汗水和无尽付出。

活动结束时,退休职工们纷纷表示,这次“回家”,感受到了单位对退休人员的尊重,青年志愿者们的全程服务,也感到很温暖,非常感谢管理处对老同志的关心。退休党支部书记徐明宇表示,这次我们看到了“家里”发生了很多好变化,了解了我们的“家”正在不断向前壮大发展,变得越来越好,也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水利人也正在用他们青春和汗水不断努力建设着通济堰,我们深感欣慰与自豪,也相信通济堰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