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欢迎您!今天是:

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 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益——水利部财务司调研四川省用水权交易工作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07-05 12:15 打印

转发到:

为推进黄河流域用水权市场化交易等关键工作,根据水利部大兴调查研究工作安排,2023年6月30日,水利部财务司(水权交易监管办公室)司长张程一行来到通济堰灌区调研用水权交易等情况。中国水权交易所总经理姜楠、水利部财务司综合与价格处正处级干部王健宇,中国水权交易所交易中心主管刘睿,四川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孙小铭,都发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杨莉英、财资处处长王倩,通济堰管理处党委书记、处长白文斌带领在家班子成员陪同。

高温热浪挡不住研学调研的热情,作为通济堰核心灌区的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依然热闹非凡,随处可见八方来访的客人。张司长一行在永丰村文化广场,通过展板和解说了解通济堰灌区情况,了解通济堰永丰堰冠名了永丰村,了解到通济堰灌区东坡区农业用水水权(2022-2026年)已确认、2022年农业合同补充协议已签订、增补农业水费在审批等情况,还巧遇了全国人大代表、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李雪平很朴实、很热情,主动为大家当起“解说员”。大家在李雪平的引导下,走进数千亩绿色稻田中,查看供水情况和秧苗长势,连连赞叹通济堰好水滋养了一方沃土。

途中,李雪平回忆到:“去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永丰村,问他村里耕地有多少,人均收入有多少,甚至还问他小时候多久吃一次肉”,这让他非常感动,也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通济堰灌区粮食安全和农民朋友的殷切关怀。调研组从李书记介绍中深深地感悟“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战略眼光;在“丰收田”驻足了解,汲取包块承包种养模式下的创新经验;在“污水净化池”边、“荷塘绿海”中感受优美的人居环境;在村卫生室,感受医疗技术、医疗环境和医疗水平的巨大变化。

张司长指出,通济堰与永丰村是供用水双方良好合作的典范,通济堰的好水通过青杠堰、螺丝堰、斗池堰等数条支渠源源不断涌向永丰村,润泽了永丰村。永丰村建设了3100亩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实现水稻“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通过“稻菜”“稻药”等粮经复合模式,贯通育种、耕种、加工、销售等环节,融合农水文旅一体化发展,振兴了乡村也反哺了古堰。

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以永丰村为范例,加强水利工程及量测水设施建设,探索供水量、需水量与用水量的关系,用水量与产量、产值的关系,水费收入和工程建管成本的关系,进而按照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健全科学的水价形成调整机制,按供需关系、水资源刚性约束健全水权分配机制,按政策法规、市场原则健全水权交易制度、做大水权交易市场,依靠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完善水利工程设施、提升水资源综合效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永丰”经验。

结合主题教育相关要求,张司长一行还参观了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文化圣地的三苏祠,了解苏家家训家风、三苏生平成就、东坡书法碑林,感悟三苏文化、家风家训,和廉政文化,积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给养,不断推动新时代水利人凝心铸魂、锤炼品格、实干担当、践行宗旨、廉洁奉公,驰而不息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水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