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外江管理处欢迎您!今天是:
四川省都江堰外江管理处量测水工作管理办法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1-03-12 00:00 打印

转发到:

四川省都江堰外江管理处量测水工作

管理办法

 

第一章 水位及流量资料的收集

第一条  总体要求:按照GB/T 50138《水位观测标准》、GB 50179《河流流量测验规范》要求进行水位流量资料收集。

第一节 水位观测要求

水位观测工作做到观测行为规范、观测数据准确、数据测报准时、数据记录清晰规范。

第二条  8:00、14:00、20:00准时观测水尺水位。水位变幅较大,应人工增加观测次数并记载清楚,以备年度资料整编。

第三条  对比同一时间的人工观测水位、国控水资源平台水位是否一致;发现人工水位与国控水资源平台水位不一致时,应及时上报修正。

第四条  水位应记录在专门的水位记载本上(见表一)。

第二节 流量测验要求

第五条  每年年初施测大断面,年内断面如有变化应及时施测。

第六条  春灌前实施中低水位流量的校测,流量大于5个流量的支渠,中低水位校测不少于4次,小于5个流量的支渠,中低水位校测不少于3次。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有变的,应重新制定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对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较大的支渠,应及时更新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并在一周内使用,同时上报处供水管理科。

第七条  各站应根据测站具体情况,安排施测次数,正常情况每年高、中、低水位均有校核测次点据;对于测站的渠段发生淤积或其他情况导致水位流量关系发生变化的,应增加测次,以能定出符合现状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第八条  测流资料的记载、计算整理应严格按照水文规范进行,有计算、校核、复核三人签名,并将每次测流成果归入专门的文件夹专人妥善保存,以备年底整编。

第九条  流量测验资料应记录在专门的记载表上,记录应规范整洁(见表二)。

第二章 量测水设施设备维护管理

第十条  职责划分:实行分级分部门负责,日常一般维护如:巡视、清洁、数据校正、故障发现、国控平台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更换等由各管理站及闸点人员负责。技术维修维护由管理处相关科室承担。

第一节 水位观测设施维护管理

第十一条  水尺完好,尺面刻度清晰,附近不得有妨碍观测的障碍物(水草、树木、垃圾等)。

第十二条  水尺应定期清洗,有掉漆现象应刷漆。

第十三条  自记和遥测等各类水位计应保持正常工作,各部件保持清洁,否则应及时处理。

第十四条  雷达水位计遥测站的太阳能面板应完好正常,电压、通信保持正常,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和处理。

第十五条  水位计水位、终端机水位应与水尺水位一致。

第十六条  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如遇设备被盗、人为损毁,应及时处理,恢复正常观测。

第十七条  气泡水位计应注意气管不能漏气,并固定好水下气管口,确保能正常采数。

第十八条  气泡水位计应定期检测RTU供电电压不能大于12伏,并校核RTU系统时间与北京时间一致。

第二节 流量测验设施设备管理

第十九条  站房、缆道应定期进行防雷检查,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的,应及时处理。

第二十条  缆道缆索、绞车、滑轮、电动机等应定期维护检查,测验缆道各种工作缆索应定期涂油养护,更换磨损锈蚀缆索,定期测定主索接地电阻。

第二十一条  自动测流设备各部件、电源及信号传输系统等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第二十二条  在每次使用流速仪之前,应检查仪器有无污损、变形、仪器旋转是否灵活及接触丝与信号是否正常等情况。

第二十三条  按都江堰管理局要求,流速仪在每年年底12月份之前送检一次,并做好送检记录(见表三)。

第二十四条  流速仪、测算仪使用之前检查电池是否有电。

第二十五条  流速仪的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流速仪在每次使用后,应立即按仪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拆洗干净;

2)流速仪装入箱内时,转子部分应悬空搁置;

3)仪器箱应放于干燥通风处,并远离高温和有腐蚀性的物质,仪器箱上不应堆放重物;

4)仪器所有的零件附件及工具应随用随放还原处;

5)仪器说明和检定图表、公式等应妥善保管。

第二十六条  流速仪需安排专人保管。

第三节 其他设备

第二十七条  救生设备(如:救生衣、安全带、救生圈、救生绳等)如配备不足,应及时补充。

第二十八条  视频监控、监测自动化和运行管理信息化等系统应保持正常。

第二十九条  水文测验设备及配件、防汛物资应配备充足。

第四节 检查维护记录

第三十条  各类检查维护应按相关规定逐项进行,对发现异常和损失的设施设备应及时处理,处理后应详细记录和说明,并由相关负责人签名,并及时归档,以备考查。

第三十一条  检查维护应填写记录表。对发现的问题、维护情况应定期汇总,每月至少整理一次,并上报给相关科室。检查维护记录表(见表四),汇总表(见表五)。

第三章 水文资料整编

第三十二条  总体要求:按照SL 247《水文资料整编规范》要求进行水文资料整编

第三十三条  流量资料整编宜包括以下内容:

1)编制实测流量成果表和实测大断面成果表。

2)编制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曲线。

3)整编逐日平均流量表。

4)逢零和逢五的年份需要编制流量资料整编说明书。  (管理局要求整编的控制站除外)

第三十四条  水位流量关系线绘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1)以同一水位为纵坐标,自左至右,依次以流量、面积、流速为横坐标点会绘于坐标纸上。选定适当比例,比例要求为1:2:5,使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曲线分别与横坐标成45°、60°、60°的交角,且三条曲线互不相交。

2)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应绘出上年末与下年初各3-5个测点,确保年头年尾流量的衔接。

第三十五条  在站整编的各类原始记载簿、计算(统计)表、摘录(录入)表、定线图表、成果图表、说明表、电子文档等所有水文资料均应经制表(图)、初校、复核三道工序签名。

第三十六条  按照都江堰管理局要求整编的测站,要在每年12月底以前整理出大断面成果,实测流量成果,并点绘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三线图,予以初步定线。

第三十七条  处供水科每年组织上一年度各站水文资料汇审工作;汇审后的成果,打印、归档。

第四章 量测水技术人员配置与培训

为进一步搞好外江灌区的水文测验工作,保持水文资料的连续性,我处在处机关和各管理站应配备水文专业技术人员,处机关配备3名,各管理站配备2名。人员配备表(见表六)。根据管理处的要求,由供水管理科组织水文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第三十八条  每年参加由都管局组织的水文资料汇审。

第三十九条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外江灌区基本情况、流量施测、灌溉用水计划编制、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SL 247《水文资料整编规范》GB 50179河流流量测验规范》及水文测验等基础知识。

第四十条  组织各管理站水文技术人员学习正确使用流速仪测流,熟悉操作步骤、记录、记载和流量成果计算;以及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绘制,水位流量关系表的生成;同时学习国控水资源平台的操作使用。

第四十一条  培训结束后,水文技术人员参加理论知识考试和外业考试

上述各项工作纳入用水管理工作考评,管理处将不定期对各单位量测水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将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原《四川省都江堰外江管理处关于印发外江灌区灌溉、水文及气象资料收集整理办法的通知》(外江函〔2014〕186号)同时作废,我处以前相关本规定与本文不一致的,以本文为准。 

   根据外江灌区的实际情况,该管理办法3年修订一次。

 


表一

四川省外江管理处××测站水位流量记载表

日期

8:00

14:00

20:00

日平均

计划

流量误差

水位

流量

水位

流量

水位

流量

水位

流量

流量

多进

少进

1

 

 

 

 

 

 

 

 

 

 

 

2

 

 

 

 

 

 

 

 

 

 

 

3

 

 

 

 

 

 

 

 

 

 

 

4

 

 

 

 

 

 

 

 

 

 

 

5

 

 

 

 

 

 

 

 

 

 

 

6

 

 

 

 

 

 

 

 

 

 

 

7

 

 

 

 

 

 

 

 

 

 

 

8

 

 

 

 

 

 

 

 

 

 

 

9

 

 

 

 

 

 

 

 

 

 

 

10

 

 

 

 

 

 

 

 

 

 

 

旬小计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旬小计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旬小计

 

 

 

 

月合计

 

 

 

 

注:日平均水位、流量按实际观测次数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

计算:                     校核:                    复核:



 

 

 

 

 

 

 

 

 

 

 

 

表三

四川省都江堰外江管理处流速仪送检登记表

流速仪型号

流速仪公式

送检时间

校检单位

备注

 

 

 

 

 

 

 

 

 

 

 

 

 

 

 

 

 

 

 

 

 

 

 

 

 

 

 

 

 

 

 

 

 

 

 

 

 

 

 

 

 

 

 

 

 


表四

四川省都江堰外江管理处量测水设施检查维护记录表

一、基本信息

测站编码:                测站名称:                        地址:

水尺类型: □直立式     □倾斜式      □其他

设备仪器: □雷达水位计      □雷达水位+电波流速仪       □气泡水位计

委托(看管)人姓名:                  联系电话:

二、检查维护

内容

检查情况

维修情况

 

 

基础设施

外观标识

标识、标牌是否统一

 

 

断面标志

断面标志是否完好无损

 

 

水尺

水尺板面是否无松动脱落、刻度清晰

 

 

缆道

主索是否保养、打油

 

 

绞车、滑轮是否磨损、更换

 

 

 

 

 

 

技术设备

 

电源系统

线路连接是否牢固

 

 

太阳能板受光面是否清洁、有无遮挡

 

 

电池电压

V

V

 

防雷

是否连接牢固

 

 

接地电阻

Ω

Ω

 

水位校核

观测时间

时  分

 

人工观测水尺水位

m

m

国控平台水位

m

m

参数设置

是否正确

 

 

 

其他设备

救生设备

是否配备救生设备、设备是否充足

 

 

视频系统

视频监控是否正常工作、有无故障

 

 

测验设备

测验设备是否故障、防汛物质是否充足

 

 

注1:不需要检查的内容任其空白。

注2:检查情况和整改情况,有数据的要求填写实际数据,不要求填数据的,是的打“,否打“×”。

检查人:                               检查时间:          


表五

四川省都江堰外江管理处 ×× 管理站

检查维护汇总表

序号

测站设施/设备

发现时间

存在问题

处理情况

备注

 

 

 

 

 

 

 

 

 

 

 

 

 

 

 

 

 

 

 

 

 

 

 

 

 

 

 

 

 

 

 

 

 

 

 

 

 

 

 

 

 

 

 

 

 

 

 

 

 

 

 

 

 

 

 

 

 

 

 

 

 

 

 

 

 

 

 

 

 

 

 

 

 

 

 

 

 

 

 

 

 

 

 

 

 

 

 

 

 

 

 

 

 

 

 

 

 

 

 

 

 

 

负责人签名:         汇总人签名:             填表时间:      


表六

川省都江堰外江管理处量测水人员配备表

类别

人数

人员

职称

备注

 

 

 

 

 

 

 

 

 

 

 

 

 

 

 

 

 

 

 

 

 

 

 

 

 

 

 

 

 

 

 

 

 

 

 

 

 

 

 

 

 

 

 

 

 

备注:人员应根据单位人员变动情况进行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