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外江管理处>>综合信息>>处内信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绿色根基。
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是水利行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举措。自今年4月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外江管理处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新时期四川水利“3226”总体工作思路和都发中心“三年行动”目标,率先在岩堰电站、梅花电站开展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试点运行,通过电站智能化改造、集控中心建设等方式,探索推进我处渠系电站数据化、智能化、集约化、标准化管理模式,为服务都江堰灌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细、优质、智能的“外江样板”。
一、明确人才核心价值,坚持立体化人才建设
渠系电站集中运维管理所需要的人才,并非简单的“师带徒”模式或者短时间的集中培训就能达标的。外江管理处始终秉持“立体化人才建设”的育人理念,成立智能化电站运维项目工作小组及建设现场管理办公室,统筹优化学习资源、着力设计培训方案,汇编了《渠系电站运行监控参数》这一重要的操作指南。同时,从处属电站精心挑选了15名有经验的基层一线职工赴我处7座渠系电站进行为期14天的集中培训,由各电站负责人、安全员为大家重点讲授电站运营监控参数、主接线图等相关知识,并进行跟班实操训练,旨在培育出一批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新型技能人才,构建起“师带徒、徒帮徒、徒自学”的立体式人才队伍建设模式,为建设“智慧小水电”、助力外江灌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打造人才强劲引擎,坚持传帮带机制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处渠系电站集中运维管理水平,培养专业人才队伍,赋予“智慧小水电”系统高质量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外江管理处积极探索采用“老带新、传帮带”的人才培育模式。由经验丰富的老职工通过“面对面”传授经验、“手把手”指导业务,帮助青年职工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应对潜在风险。通过这种“传帮带”机制,参训的青年人才可以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团队氛围,掌握新的工作技能和方法举措,从而更好地融入新的角色,进一步激发自身潜力、提升工作技能,从而为智慧小水电系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三、落实人才倍增效应,坚持智能化系统改造
智能化电站运行维护能力提升和电站智能化改造提升建设项目是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实现都江堰灌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前,我处已完成了岩堰电站、梅花电站智能化改造提升建设项目招投标,已开展项目配套服务部分技术交底等工作,为逐步实现“少人值守、远程监控”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据悉,该项目建成可年均节约直接成本约400万元,预计三年可收回投资,进一步提升我处渠系电站在小水电智慧化运行管理方面整体实力。
在传统水利行业结构调整及都发中心一体化机制改革的关键节点期,外江管理处将以更坚韧的毅力、更务实的作风,主动拥抱“智慧小水电”转型升级的时代趋势,持续提升设备智能化、能源生态化、管理集中化、业务数字化水平,全面推动都江堰灌区数据化、智能化发展战略落地落实,在西南之土上打造“智慧外江”新名片!(党群工作科 张珮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