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外江管理处>>综合信息>>处内信息
在外江管理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岗位上的能工巧匠、中流砥柱,也是诲人不倦的师傅。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单位的年轻血液、主力军,也是求知若渴的徒弟。他们“结对”在一起,立足岗位、薪火相传,一同走过了两载光阴。
“黄端勇、艾景阳”师徒:现场就是最好的课堂
“我以前并不是从事水利灌溉这个专业的,但是通过师傅两年来孜孜不倦地教导,我有了很大的提升,如果遇不到一个好的师傅,要从入门学到精通非常难。”回顾与师傅黄端勇两年的相处,崇庆水利管理站的艾景阳如此总结道,“有这样一位荣获全国水利技术能手称号和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师傅领路,真的是很幸运。”
黄端勇、艾景阳同在崇庆水利管理站工作,闸房里、渠道边,站上的同事经常看到俩人交谈的身影。被问到教学方法,黄端勇说:“比起书本知识,我更喜欢现场教学,在现场也能积攒‘一箩筐’知识。”
谈到印象深刻的现场教学,师徒二人共同回忆起石头堰管理点出现翻板闸操作系统漏油的那次,当天接到隐患报告后,黄端勇叫上徒弟艾景阳一起去到了现场,在确认漏油点后,黄端勇利用这个机会现场讲解了翻板闸液压控制系统基本原理,以实际情况判断漏油原因,并指导艾景阳拆卸相关部件,经过反复排查,师徒俩成功消除了隐患。
“黄均、孙磊”师徒:长大后我就成了您
刚到三合堰电站工作,孙磊遇到了一位尽如人意的师傅,那就是有着32年工作经验的三合堰电站站长黄均。
每次检修孙磊都会跟着黄均,详细地询问生产和设备方面的知识,黄均也会认真指导他的操作步骤。在今年电站智能化提升改造工作中,孙磊负责屏柜的二次接线,在黄均的指导下,他的接线工艺日渐成熟,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也得到了师傅的肯定。用黄均的话说:“我从徒弟身上展现的执着和拼搏,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
被问到影响自己最深的事,孙磊讲道:“在一次故障处理中,厂用电出现了缺相故障,师傅为了锻炼我,把检修机会交给了我。但由于紧张,我差点在未判断开关是否带电的情况下使用万用表进行通断测量,幸好师傅及时阻止。”正是这次事件使孙磊意识到,紧张是因为基础不够扎实,只有打好基础,方能行更远。如今,通过多次实战,孙磊已经能够独立处理部分二次上的故障,他正在一步步沿着师傅黄均的足迹,逐阶而上,奋力向高水平专业能力靠拢。
“杨震、孔令浩、聂宇航”师徒:亦师亦友共成长
聂宇航和孔令浩都是集控中心运行班工作人员,梅花电站副站长杨震作为他们初入水利行业的引路人,耐心地从图纸到实物进行精准教学,每完成一项工作任务,都会与徒弟们一起探讨工作思路和方法,帮助他们快速掌握工作要领,如今的两位徒弟得到了飞速成长,这都要归功于师傅杨震的倾囊相授。
谈到对“师傅”这个词的理解,杨震说道:“师傅要起好一个灯塔的作用,师傅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担当,应该和徒弟一起进步。”当前,师徒三人所在的集控中心处于建立之初,面对这一全新领域,正是因为有“师带徒”这个平台,在日常教学之外,他们还一起学习新知识,共享工作中新的经验、好的方法。师徒三人共同见证了集控中心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这段经历将是师徒三人最珍贵的记忆。
生活中,杨震也经常与徒弟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兴趣爱好等,没有师者的严肃,更像一位贴心的老友,徒弟孔令浩说:“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才是师徒间最好的纽带。”
站在两周年的节点上,我们深知“师带徒”活动的价值远不止于此,今年,外江管理处积极响应都发中心工作部署,开展了水文技能“传帮带”活动,4位师傅、10位徒弟共4对师徒将开启相互点亮、携手同行的学习之旅。未来,外江管理处将继续优化活动机制,拓宽师徒匹配渠道,引入更多元化的培训资源,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让“师带徒”成为单位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激励更多干部职工投身于知识共享与技能传承的事业中,共同谱写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