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外江管理处>>综合信息>>处内信息
眼下正值“七上八下”防汛抗旱的关键时期,面对一场场防汛硬仗,外江灌区指挥分中心的同志们虽没有奔赴在抢险前线,但他们日以继夜地坚守在一方办公桌前,默默为防汛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幕后坚守者”。
在“7·24”洪水中,灌区多地迎来强降雨,部分区域累计降雨量超过300毫米,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外江灌区指挥分中心工作人员认真做着上传下达、监测预警、抽查提醒、信息收集等工作,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灌区安全。其中,有着41年工龄、17年党龄的李建忠同志长期奋战在防汛调度工作的第一线,无疑是大家心中的“定海神针”。
大雨来袭,迅速行动
7月23日,正好是李建忠当值,21时35分,他接到都发中心防汛指挥中心来电,得知紫坪铺水库将在22时将加大下泄流量,预泄腾库应对汛情。此时的窗外已经开始下雨,雨滴不时敲打着机关2楼值班室的玻璃,发出清脆的声响。对于汛期值班的水利人而言,这雨声就像征战的鼓点,不断提醒着他们肩负的责任。
自强降雨预警发布以来,李建忠就进入了战斗状态,根据雨情预报和往年的汛期经验,他预感到这可能是今年遇到的一次较大汛情。于是,他迅速向值班领导汇报,并向各水利管理站、电站发出提醒。此时的灌区虽尚未出现汛情,但在指挥分中心的预警下,各级防汛人员已全员进入备战状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信息传递,精准畅通
不知不觉时间跨过零点,雨势并没有减小,李建忠密切关注着都江堰实时水情水质综合信息系统和外江灌区智慧水利管理系统上显示的最新情况,确保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水情的变化,“除了依靠系统,有时候我们也会根据这么多年的防汛经验,提前计算未来水位水情信息,再根据系统精准调度,保证每一条发出的信息准确无误。”李建忠边说边揉着眼睛,因为一直盯着屏幕,眼睛感觉都在“冒火”。
7月24日凌晨4时26分,管理处上游各监测断面陆续出现超警戒水位,“报告,沙沟河友谊渠测流断面水位上涨,流量增大”“收到,请按照防汛应急抢险预案,持续关注水位变化,加强巡查,注意人身安全”……李建忠一边打电话了解站点情况并传递最新汛情信息,一边认真做着记录,各种数据资料铺满了桌面,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紧张而有序。
险情上报,分秒必争
大雨下了一夜,7月24日8时30分,外江管理处启动了河(渠)道汛情橙色预警、Ⅱ级响应。“报告,沙沟河安龙段损坏护坡发现损坏”“报告,发现泗江堰引水枢纽溢流堰消力池后护坦出现部分损坏”……整夜的暴雨使各站、电站的险情陆续出现,李建忠立即开始收集险情并上报。“防汛调度工作讲究的就是一个迅速、准确,现在正是本轮防汛工作的关键节点,险情早一分上报,就早一分处理,也就能最大限度保障灌区水利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李建忠说道。
7月25日8时,元通水文站报汛断面、沙沟河友谊渠报汛断面水位已降至警戒水位以下,经全面排查,解除了外江灌区河(渠)道汛情预警。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灌区指挥分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一旦接到险情报告,能够迅速响应,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援。指挥分中心是灌区水情信息的收集中心,更是防汛指挥体系中的中枢神经。李建忠经常说:“作为指挥分中心的一员,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我们的工作就是确保每一分钟都不浪费,每一条信息都不耽误。”过去的3天,李建忠共发布防汛指令40余条,接收防汛报告60余条,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应对了此次强降雨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