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外江管理处欢迎您!今天是:
党旗在外江灌区高高飘扬 | ①
冷强:心连心,解锁驻村帮扶“实”字真谛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4-12-30 16:17 打印

转发到:

编者按:支部是堡垒,党员做先锋。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战场,在灌区管理、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外江管理处广大党员、干部怀着对党的忠诚和对群众的挚爱,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用出色业绩凝聚民心,让党旗在外江灌区高高飘扬。即日起,“幸福外江”将聚焦我处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迹,集中展现他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外江灌区实践中的精神面貌和挺膺担当。

“冷书记,又要到哪儿去?”每天清早,总有一个人开着汽车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龚垭镇雨托村的柏油路上穿行,过往的村民和驾车人“冷书记”热络地打着招呼。“冷书记”叫冷强,是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外江管理处一名党员干部,但在雨托村,他被村民们看作“新村民”。

2023年7月,冷强被选派至德格县龚垭镇雨托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抵达雨托村后,他第一时间把自己的党组织关系转到雨托村党支部。“把党组织关系转到这里来,把自己‘种’在村里,我就是雨托村的‘新村民’了,踏踏实实在这里开展帮扶工作。”冷强语气坚定地说。

站在海拔3700多米的山峦上,远处雪山隐约可见,没走几步,感觉气喘吁吁的,反观冷强的脸上神态自若。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打趣道:他已经是当地人了,很受大家的欢迎,所以给取了个藏名,叫扎西伟热,在藏语里有“吉祥光芒”的意思。

雨托村藏语意为“坐落在绿松石上的村落”,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龚垭镇金沙江高山河谷地带,是国家2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截至2024年9月底,全村共有117户478人,其中脱贫户26户106人、监测户1户4人。驻村伊始,冷强便挨家挨户走访,坐在农家院里和村民们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急难愁盼问题。“找准致贫原因,才能有效地开展帮扶工作。”冷强在走访中发现,雨托村集体经济薄弱,家庭主要收入依靠外出务工,是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型村落。

怎么才能为村民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夜里,冷强同驻村工作队队员们一起将白天一趟一趟跑下来的所见所闻不断进行复盘、提炼,他注意到雨托村依山傍水的生态环境优势,以及现有的藏式新居和十八军进藏红色文化资源,并结合当下市场需求,提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想法。2024年,基于对雨托村全面深入的调研,以及县镇两级对雨托村的发展规划,都发中心确定了对雨托村的帮扶项目,包括“雨托村新型农村经济扶持发展提升改造项目”和“雨托村党群之家提升改造项目”。在偏远的雨托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对冷强和工作队来说,是一件大工程。从更换大棚土壤、完成花园围栏加固,到顺利出租民宿、增设现代化农业设施,再到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效能提升、文化生活质量改善……他们深入探讨每一个环节,用心用情为村民服务。功夫不负有心人,各项帮扶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悉,2024年度雨托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36604.3元,较2023年度的115957.24元增长约17.8%。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年来,冷强在奔波忙碌的田间地头里,在走村入户的嘘寒问暖中,与村民们从相识到相知,从陌生到熟悉,积极为雨托村提供全面贴心的服务。协助德格县龚垭镇人民政府做好四川省2023年度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实地核查工作,并扎实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有效防止了返贫现象的发生;协助制定了“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试点村的实施方案,在雨托村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组织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参加德格县村干部乡村振兴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活动,组织志愿者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村“两委”治理水平;联系相关部门为村民们完善医保信息、为老人们开展义诊送健康活动,努力构建和谐平安乡村;圆满完成2024年度2名大专生的“雨露计划”补助申领工作;全年开展防灭火、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各项宣讲工作10余次,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活动6次,完成接待各级部门考察、调研、慰问等20余次,为雨托村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我们村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冷书记从不说苦,愣是把村子里的犄角旮旯都走了个遍。”谈起村里变化,雨托村村民们笑容满面,他们感慨地说道,“冷书记带着驻村工作队用‘心连心’的帮扶,为雨托村的发展带来了新气象!”

从灌区到雨托村,在过去的这一年中,驻村干部们踏遍村里的每一寸土地,坐百家板凳、解千家难题,深觉只有和乡亲们在一起,他们的心里才最踏实。要说为什么驻村?他们想说,乡亲们一个满足的微笑,一句淳朴的感谢,都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