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外江管理处>>综合信息>>处内信息
2021年外江灌区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示范灌区,作为四川首个通过省级达标验收的灌区,外江管理处始终在做好标准化管理“后半篇文章”上下足实功夫,不断强化组织管理、抓好安全管理、提升工程管理、规范用水管理、严格经济管理,逐步推进灌区全域管理水平提高,为工程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水安全保障,走出了标准化管理的“外江路径”。一年来,外江管理处围绕中心工作,聚焦“六个抓手”,继续谋思路、挖特色、出亮点,奋力书写标准化管理“后半篇文章”。
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治理效能更持久
编发了《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等,规范完善党建资料管理;对标都发中心“七有”标准完成5个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建设;创新推进“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建设;深化拓展主题党日“6+N”模式,开设学习日、党性日等新的活动形式;抓好“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推动外江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以现代化站点建设为抓手,基层运行更顺畅
基于崇庆水利管理站现代化站点建设试点经验,我处总结成效、优化措施,将玉堂、崇阳、大邑三个水利管理站现代化站点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于2024年底完成了大邑水利管理站现代化站点工程建设任务。接下来,将继续通过优化机构人员配置、完善升级基础设施、实施管养分离模式等,把现代化站点建设在灌区全面铺开,引领基层管理工作迈入新阶段。
以水权水价改革为抓手,水资源利用更高效
紧紧扭住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牛鼻子”,充分发挥水价在水资源配置中的杠杆作用。完成外江灌区6县(市、区)农业水费“按方计价”供水合同的签订;收取了外江灌区第一笔“按方计价”农业水费;联合崇州市水务局、新津海天水务有限公司促成三项水权交易,被中国水权交易所列为“合同节水+水权交易”典型案例获点赞。
以融入现代科技为抓手,赋能发展更全面
推动都江堰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量测水及信息化项目,预计完成后可实现外江灌区7个县(市、区)农业灌溉用水的精确计量。完成电站运维中心建设并正式投运,目前已接入16座电站,实际控制15座,灌区渠系电站迈入智能化、集约化、标准化新阶段。开展三合堰电站数字孪生项目,这是外江灌区在数字孪生领域的首次探索,为电站智慧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管人管事更有力
启动“1234”人才库增补计划,为灌区发展注入新动力;开展中层干部调整交流工作,优化人才配置、激发工作活力;开展职工培训及技能传承活动,为干部职工成长搭建“快车道”;组建专业化工作小组,成立了项目全过程监督小组、防汛救灾小组等,确保专业工作高效开展;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技能比赛,共获团体一等奖1个,个人一等奖5个,其他奖项共计16个。
以协同共治内外联动为抓手,灌区环境更优良
一年来,我处与地方执法部门签订了《联合执法合作协议》,是都江堰灌区首次与地方行政执法部门就推进水行政执法的专项合作;与崇州市检察院联合挂牌了都江堰灌区首个水利保护公益诉讼观察站;与崇州市农业农村局、崇州市水务局签订都江堰灌区首个《水生野生动物联合执法合作保护协议》。三个“首次”推动了水利保护工作走深走实,营造了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
标准化管理不仅是一块荣誉牌子,更是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未来,外江管理处将围绕“三个服务”目标导向,锚定“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建设目标不动摇,继续把标准化管理作为单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主动作为、善谋实干,切实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以实干实绩为水利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