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建设与管理>>运行管理>>防汛预案
都江堰灌区位于四川省中部,灌溉成都、德阳、绵阳、遂宁、资阳、眉山、乐山7市37个县(市、区)1026万亩农田,并承担向成都市和青白江地区城市生活、工业及环保生态供水任务。全灌区水资源总量为290亿m3,其中岷江上游来水多年平均径流量147.3亿m3,且降雨时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年总降水量的78%。灌区有干渠44条、分干渠67条,长3567km,由于修建标准低,运行时间长,渠道和渠系建筑物老化损坏严重,历年来防汛任务十分艰巨。
按照国家防总2005年12月27日在成都召开的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了2006年的防汛抗旱任务:以保障灌区人民生命安全为根本任务,确保都江堰渠首、干渠、大中型水库、枢纽、城镇和重要设施的防洪安全,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努力满足生产、生态用水需求,最大程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根据省专业气象部门预测:灌区降水较多年平均偏少,但局部洪涝现象较为突出,自然灾害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岷江上游来水区降水量较多年偏多,有发较大洪水的可能。按照省领导指示,要对灾情形势有清醒认识,宁可把困难估计得更严重一些、把问题排查得更充分一些、把方案制定得更周密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做好应对准备,牢牢把握防汛抗旱工作主动权。灌区各级水管单位统一思想,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把握大局,求真务实,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早部署、争主动,作好防汛抢险预案编制和各类物资准备。为切实做好2006年灌区工程度汛工作,现制定都江堰灌区2006年防汛工作预案。
一、都江堰渠首工程防汛抢险预案
都江堰渠首枢纽是都江堰灌区的总取水口,又是都江堰市及成都市的防洪屏障,其防洪安全对于保障灌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紫坪铺水利枢纽已经正式投入运行,根据紫坪铺水库运行调度方案,制定都江堰渠首洪水调度预案:
1、当出现P=10%、Q=2473m3/s和P=5%、Q=2763m3/s时:外江闸和飞沙堰工业引水拦水闸全开,沙黑总河进口引水流量根据外江灌区实际情况,流量控制在100m3/s以下。[洪水调度选择1992年为典型年(92年6月29日岷江峰流量为2871m3/s)],宝瓶口引水流量可能达到620m3/s左右:蒲阳河进口流量控制在220m3/s以下,柏条河进口流量控制在90m3/s以下,走马河进口流量控制在240m3/s以下,江安河进口流量控制在65m3/s以下,如果进入宝瓶口的水量还有多余的,分配进蒲阳河和走马河。
2、当出现P=2%,Q=3143m3/s时:[选择1986年为典型年(86年6月15日岷江峰流量为3040m3/s)],外江闸全开,飞沙堰工业引水拦水闸全开,沙黑总河闸控制进水流量不超过100m3/s。宝瓶口引水流量估计可达到640m3/s左右:蒲阳河进口流量控制在240m3/s以下,柏条河进口流量控制在100m3/s以下, 走马河进口流量控制在250m3/s以下, 江安河进口流量控制在65m3/s以下,多余水量进蒲阳河和走马河。
3、当出现P=1%,Q=4523m3/s时:外江闸全开自然分流,飞沙堰工业引水拦水闸全开,沙沟河、黑石河流量控制在120m3/s以下,其余水量从小罗堰泄洪闸排入外江。宝瓶口引水流量可能达到650m3/s左右,江安河进口流量控制在65m3/s以下,其余各闸控制分流,渠道上各电站节制闸全开,停止发电,确保行洪畅通。
4、当出现P=0.1%,Q=6158m3/s时:除沙黑总河闸、小罗堰灌溉闸、江安河闸继续控制运行外,外江闸、飞沙堰工业引水闸、仰天窝闸、蒲柏闸、走江闸全开,进入自然分流状态,渠道上各电站节制闸全开,停止发电,确保行洪畅通。
二、灌区重点枢纽工程防汛预案
(一)引水枢纽工程
1、东风渠石堤堰枢纽和东风渠总干进水枢纽
石堤堰枢纽和东风渠总干进水枢纽工程直接关系到成都市防汛安全,东风渠管理处根据水情、雨情,对闸门适时合理调度,当岷江出现大洪水或枢纽上游集雨区发生区间暴雨洪水, 石堤堰府河闸闸前水位达到537.38m或东风渠总干进水闸闸前水位达517.47m时,关闭府河进水闸,立即向成都市防汛办公室及有关单位通报,确保成都市防洪安全和城市供水。
2、人民渠渠首枢纽工程
人民渠渠首枢纽工程在当岷江发生大洪水或蒲阳河区间出现特大暴雨或人民渠灌区内有洪水灾害发生时, 应及时开启枢纽拦河闸, 控制干渠引水流量;加强枢纽工程巡视及时组织抢险队抢险,洪水过后,立即清淤、堵缺,确保干渠正常输水。
(二)灌区重点枢纽工程
坚持对灌区各枢纽闸的启闭设备、备用电源、通讯等设施的汛期日常检查、保养和调试的工作制度,使其在汛期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确保度汛调度工作的顺利进行。东风渠管理处管理的聚源闸、青龙嘴闸、两河口枢纽闸、团结渠节制闸、大湖堰节制闸等;人民渠一处管理的射水河平交工程、青白江锦水河枢纽工程、慈母山枢纽工程;人民渠二处管理的人民渠四期绵远河枢纽、人民渠六、七期进水闸、野坝堰枢纽、鲁联干渠进水口等;外江处管理的三合堰引水枢纽、石头堰枢纽、乌木堰冲沙闸、人民堰冲沙闸、千功堰冲沙闸及黑石河三江节制闸等;黑龙滩管理处管理的东南干分水闸、东方红隧洞;龙泉山管理处管理的龙泉山隧洞;通济堰管理处管理的通济堰引水枢纽、大礼湃泄洪闸等重点枢纽工程。一定要严格值班和巡视检查制度,随时注意水情、雨情、汛情的变化,出现大洪水发生险情时,按编制的预案及时启闭闸门确保工程安全外,同时处、站领导及抢险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投入抢险。
三、渠道防汛预案
平原灌区干渠(河)大都为排灌兼用河道。近年来蒲阳河、柏条河、府河、走马河、沙沟河等河道内私修了许多半永久捞砂支水阻水建筑,破堤挖砂等损毁工程现象时有发生,虽经整治,有明显好转,但还要加大力度,坚决制止、杜绝再设新障,同时加强采砂作业规范化管理,对采砂总量、水域实行严格控制,主汛期严禁下河采砂。此外,平原灌区各级渠道普遍存在在河堤两岸修建建筑物,严重影响两岸河堤安全;各管理处水政执法部门要配合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汛前抓紧搞好河道清障工作,严禁向河道内排污和倾倒垃圾,消除隐患,确保干渠正常输水及工程安全度汛。
丘陵灌区干渠,工程修建标准低,运行多年,老化严重,病险隐患多,各管理处要坚持严格的巡渠制度,重点隐患工程派专人观测守护,监护运行,管理处、站要做到险情立即报告和及时处理,坚决杜绝人为事故发生。
四、水库防汛预案
灌区内已建成大中型水库12座,其中由管理处直接管理的有黑龙滩、鲁班、三岔3座大型水库和张家岩、石盘、李家沟3座中型水库,各管理处对这6座大、中型水库的度汛方案要严格按编报的度汛方案运行,做到调度及时准确,确保万无一失。
五、防汛抢险准备
加强汛前准备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关键,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提高警惕,争取主动,突出重点,落实措施,分解责任。各管理处必须加强对防洪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把制定的防汛计划方案、物资器材、资金、抢险队伍落到实处。注重防汛指挥机构的专业配置,要将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充实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保证汛期洪水调度、工程抢险科学、高效。同时要保证防洪通道的车辆畅通。
防汛抢险是群众性、突发性的攻坚战,必须在汛前组织落实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此,各管理处除准备、落实好物资、资金外,还要配合各级地方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做好防汛抢险工作。
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防汛值班在防汛工作中起着纽带作用,重点防汛工程水位到达警戒水位或工程出现险情时,领导要亲自值班指挥,确保防汛抢险工作顺利开展。同时,通讯在防汛工作中起着耳目作用,防汛期间,必须确保局、处、站、重点枢纽工程、重点防汛渠段的通讯畅通。
附图:都江堰灌区渠系直线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