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欢迎您!今天是:
打破2000多年惯例,都江堰不断流岁修透露多重信息—生态河建设今冬预演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05-11-21 00:00 打印

转发到:
15 日,是都江堰例行岁修断流日。 据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记载,都江堰自建堰以来特别是宋代以后,形成每年冬春枯水季节暨农闲时断流岁修制度。今年,同为渠首干渠的蒲阳河、金马河,却破天荒地不断流岁修。 2000 多年的惯例今日何以打破? 断流之弊与清淤之喜 摊开 1 米见方的渠首三维影像图,都江堰管理局局长刘道国介绍,随着都江堰灌区渠系调整,外江金马河虽为岷江正流,但它承担的农业灌溉和生产生活供水任务相对较小,在都江堰渠首的主要任务是泄洪排洪。为确保防洪安全,按都江堰千百年的传统,在枯水期均要对其断流,维修河堤工程。金马河断流时间根据岷江来水、灌区用水和岁修任务确定,一般为 120 天左右,最短为 30 天。最长的是 1992 年,断流达 5 个月。“断流虽然方便工程施工,但中断岷江水体连续性,对岷江生态平衡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造成沿江地下水位下降,给以抽取地下水为饮水的两岸群众造成极大的不便。”刘道国说。 蒲阳河则承担着人民渠灌区和成都市重点工业区—青白江区、彭州市工业与生活供水,也是都江堰、彭州、郫县、新都等县(市)区的重要排洪通道。自古以来,蒲阳河每年均进行 30 天到 45 天时间的断流岁修。断流期间,青白江工业和生活用水主要依靠拦截区间来水和地下水,供水能力仅能维持在 5 立方米 / 秒左右。随着灌区经济的发展, 5 立方米 / 秒的水量已不能满足青白江地区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需要。加之区间部分来水被污染,枯水期河道自洁能力差,源水质量得不到保证。“为切实解决枯水期灌区人畜饮水、工业供水问题,维持灌区生态良性循环,我们选择今冬明春岁修期实施外江河口、蒲阳河不断流方案。”刘道国说。 “今年冬修还有可喜的一点,就是清淤量继续呈减少趋势。”都江堰管理局党委书记肖帆说,“近几年,在断流岁修过程中对人工渠道进行清淤时,发现淤泥逐年减少。这和上游生态好转有关系。另外,今年都江堰上游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投入运行后,拦沙功能将增强。这就进一步减少了岁修河段的淤泥量,给不断流岁修创造了有利条件。 短期成本与长远利益 不断流进行岁修,增大了工程技术难度和成本。对此,专家经过反复论证认为,不断流岁修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利大于弊。从更远意义上讲,其实是节约成本的做法。 此次不断流岁修包括支渠淘淤、除险加固、水毁修复、节水改造、渠道扩建等。“由于对一些河段进行淘污和渠道改造多脸用现代化机械施工,在有水作业中,技术难度不大;而对水毁修复、节水改造,也可采取局部引水和局部拦水等措施进行,完全没必要把整条河道断流。”作为此次岁修的总指挥,刘道国信心十足。 都江堰市崇义镇江安村位于金马河畔。站在河岸,记者看到, 20 立方米 / 秒流量的岷江水在宽阔的金马河中蜿蜒流淌。该河段两岸树木零星、野草稀疏,已经停工的采砂场随处可见,因过度采砂而留下的大坑比比皆是……整个金马河道生态显现出苍凉景象。“金马河如果全线断流,将直接导致水生生态危机。”水利专家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