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新闻频道>>灌区信息
先机重在“育”,新局贵在“开”。2022年2月11日上午,都发中心东风渠管理处召开基层站点提档升级座谈会,把水文化建设与基层站点提档升级相融合作为启动“六化”建设及三年行动东风渠任务的“进占”点。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李增永主持。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办公室、党办、人事科、工程科、供水科负责人,相关基层站点正副站长参加会议。
会议对东风渠蜀水文化百里风光带的历史背景、规划设计、前期准备等进行了回顾总结,对成华站“洛书献禹”节点景观改造实施方案进行了交流探讨。相关科室站负责人分别结合基层站点建设及东风渠在都江堰灌区三年行动方案中承担的水文化建设任务作交流发言。领导班子成员逐一对水文化建设工作发表意见。
杨斌强调,2019年开始实施的东风渠蜀水文化百里风光带规划以将东风渠打造成为渠系水文化典范为目标,站位高、立意新、谋划深,为下阶段灌区水文化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要在此基础上传承创新,抓住三年行动50项任务重大机遇,发挥东风渠独特区位优势,以把百里银渠打造成“输水网道”“行洪通道”“文化轴道”“生态廊道”“游憩绿道”为目标,以规划一体化、设施现代化、功能多元化、管理标规化、调度信息化、站点风貌化、队伍半军事化为实施路径,大胆创意,小心论证,稳步推进,务求实效。
综合与会者意见,杨斌提出了抓好水文化建设与基层站点建设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指导性意见,一是传承历史,适应现在,面向未来。要充分吸收、运用蜀水文化百里风光带规划成果,在都发中心统一实施三年行动方案的大背景下推动水文化建设和基层站点建设,为最终实现“六化”贡献东风渠力量。二是规划引领,分类指导,统分推进。要加快组建专班,研究制定全处水文化和基层站点建设规划,确保有序有效有力推进;要加强分类指导,明确各站为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激发各站活力,实行“一站一策”“一站一案”“一站一片”,以站为单元推进,以点带面、以站串线、以片成园。三是联合地方,深度融入,共同发力。要主动对接成都市、眉山市及相关县(市、区)发展规划,坚持行业规划与地方规划深度融合,互相支持,相得益彰;要建立共商互惠双赢机制,激发地方、撬动地方、联手地方,共同推进,实现共建共管共享共赢。四是虚实结合,软件硬做,硬件软做。要推进文化项目化、工程文化化,实现站点和水工程改造、新建与水景观、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历史高度融合、有机统一。五是文质有度,质为根本,文为点睛。要正确处理基层站点建设与水文化建设的“文质”和“表里”关系,推动站点建设安全提升、功能优化“强基固本”,站点建设风貌改造、文化提升“锦上添花”。六是抓紧进占,抓紧启动,逐步突破。要强化“进占”意识,将渠首站、成华站、新都站、龙泉站、双流站纳入第一批建设试点,由李增永、胡其德、袁荣久同志带队到灌区相关处开展专题调研,指导各站制定推进方案,经专班审议通过后抓紧实施。七是注重积累,搭建平台,创建品牌。要坚持组织指导推进与群众自发建设相统一,充分依靠群团组织,发挥青年作用,以创办内部刊物、开展文化活动为抓手,发动全处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水文化和基层站点建设,形成“东山故事大家讲、银渠文化齐传承”的良好格局,在推进水文化建设中锻炼人才、识别人才、凝聚人心、打造品牌。
杨斌强调,四川水利“两年强推进”集结号已经吹响,“六化”建设及三年行动已经启动,厅党组发出了“开年即冲刺、开战即决战”的号召,全处广大干部职工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冲锋赶考的劲头破浪前行,以更大力度更高效率推动三年行动东风渠任务“全速推进”!
供稿:东风渠管理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