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新闻频道>>灌区信息
去冬今春以来,井研灌区持续干旱。截止3月底,总降雨量仅14.9毫米,较常年同期减少71%,冬干连春旱,降雨少、气温高、蒸发量大、土壤墒情差。面对严峻的干旱形势和用水矛盾,我处认真贯彻落实都江堰灌区2013年用水管理工作会精神和冷刚厅长的重要指示精神,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大走访” 、“大下访”活动,“下基层、访民情、办实事,保证人饮、服务民生,保障生产、服务发展。目前,井研灌区正在都江堰之水的润泽下,翻田整土,抢种抢栽,掀起了抗旱夺丰收的高潮。
问计于民,解民困。面对旱情,我处主动作为,早行动、早谋划。一是及时召开灌区10个乡镇用水工作协调会,安排部署渠系维修整治工作,研究落实春灌放水工作预案。二是成立处、所两级抗旱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抽派12名同志组成2个抗旱工作服务队,深入灌区乡、村、组实地察看旱情和渠系掏淤及水毁整治情况,了解灌区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怨什么,做好协水、护水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三是制定输水工作方案, 确定放水时间, 根据大佛水库的蓄水情况,及时解决灌区10个乡镇1.5万亩育秧用水和13万人的生活用水。
问情于民,察民意。持续干旱造成灌区10个乡镇30%的田块龟裂、40%的田块严重缺水、百年老井无水可取,部份庄稼林竹枯死,人畜饮水和育秧用水极为困难。为保证灌区粮食生产安全,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3月初开始,两个抗旱服务队深入灌区10个乡镇,按照“走百里路、进百家门、访百个人、办十件事 、帮十户人”的工作要求,走访用水困难群众近350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 13 条,帮助群众解决用水难问题 23起,帮助灌区乡镇解决缺水问题 8起,调处用水矛盾纠纷15起,化解不稳定因素6起,稳定了民心,促进了灌区和谐,灌区群众受益,乡镇满意。
问需于民,办实事。无水不发展,无水无民生。由于长时间持续干旱少雨,稻田蓄水严重不足,个别乡镇出现人畜饮水困难,无水育秧,严重制约民生改善。为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的同时,千方百计向上争取维修整治资金15万元,对3条干渠、8条支渠共计100.75公里进行掏淤,修复水毁工程44处,抢通连通工程1处95米,为春灌用水提前做好了工程准备。二是根据气象信息分析和旱情发展趋势,针对灌区部份乡镇人畜饮水和育秧用水困难的实际,采取区别对待、灵活调度、统筹兼顾、均衡受益的原则,从3月8日起分别通过2条干渠,8条支渠向灌区10个乡镇输水400万立方米,向天池、四合、六一3个小二型水库补水100万立方米,保证人饮和育秧用水,目前,左干渠仍在持续供水中。三是积极协调黑龙滩管理处调剂部份水源解决周坡、大佛两个乡镇6300亩直灌面和1.5万人生活用水。
“井研多山丘,三年两不收;滴水贵如油,爱水如爱命。”这首民谣,道出了井研老百姓的缺水之苦和盼水之情。“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通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大佛水库枢纽工程,3条干渠,8条支渠全面建成,水网骨架初步搭建。随着工程效益的逐步发挥,井研人民深感都江堰扩灌井研工程带来的真正实惠,让都江堰之水润泽这片干够了、渴够了的土地,有效巩固了“全国产粮大县”基础地位,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了民生,促进了县域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
发布:信息中心
供稿:井研管理处
供稿:井研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