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欢迎您!今天是:
转变传统观念,灌区水文逐步迈上现代化新台阶

来源 :水利要闻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11-12-23 00:00 打印

转发到:
201111月,局供水处根据进一步加强灌区水文工作的要求,对灌区八个管理处2011年水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为期8天的检查调研。在各处领导、科室的重视下,灌区水文发展态势总体良好,水文测站建设、测流设备设施建设、水文测验工作开展情况为满足灌区对供水管理、防汛调度、环境保护等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信息支撑,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部分管理处仍然存在发展缓慢,技术跟不上灌区管理形势需要的现状。 201111月,局供水处根据进一步加强灌区水文工作的要求,对灌区八个管理处2011年水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为期8天的检查调研。在各处领导、科室的重视下,灌区水文发展态势总体良好,水文测站建设、测流设备设施建设、水文测验工作开展情况为满足灌区对供水管理、防汛调度、环境保护等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信息支撑,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部分管理处仍然存在发展缓慢,技术跟不上灌区管理形势需要的现状。 2011 年 11 月,局供水处根据进一步加强灌区水文工作的要求,对灌区八个管理处 2011 年水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为期 8 天的检查调研。在各处领导、科室的重视下,灌区水文发展态势总体良好,水文测站建设、测流设备设施建设、水文测验工作开展情况为满足灌区对供水管理、防汛调度、环境保护等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信息支撑,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部分管理处仍然存在发展缓慢,技术跟不上灌区管理形势需要的现状。 各处领导高度重视,管理站全力配合,按要求完成了600多个水文断面的测流任务(其中干渠、分干渠及跨县支渠站113个,参加汇审资料的重点测站54个)。 水文测验时程分布、水位级控制良好。 各处领导高度重视,管理站全力配合,按要求完成了600多个水文断面的测流任务(其中干渠、分干渠及跨县支渠站113个,参加汇审资料的重点测站54个)。 水文测验时程分布、水位级控制良好。 各处领导高度重视,管理站全力配合,按要求完成了 600 多个水文断面的测流任务(其中干渠、分干渠及跨县支渠站113个,参加汇审资料的重点测站54个) 113 54 。 水文测验时程分布、水位级控制良好。 灾后重建干渠整治工作基本完成, 渠道输水损失测验工作有序进行。人民渠一、二处、东风渠、外江处、黑龙滩灌区管理处良好地完成了渠道水利用系数的测定工作。 灾后重建干渠整治工作基本完成, 渠道输水损失测验工作有序进行。人民渠一、二处、东风渠、外江处、黑龙滩灌区管理处良好地完成了渠道水利用系数的测定工作。 灾后重建干渠整治工作基本完成, 渠道输水损失测验工作有序进行。人民渠一、二处、东风渠、外江处、黑龙滩灌区管理处良好地完成了渠道水利用系数的测定工作。 水文仪器和测验手段上探索创新。人一处、人二处率先进行尝试引进先进的水文测验手段(LDM-51智能型明渠流量测量系统MGG/KL-DCB型便携式明渠流速/流量计),改变了长期人工计数的落后测验方式,提高了测流效率,测流设备设施得到了更新。外江管理处在元通水文站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实现了水文缆道测验自动化,灌区水文测验向自动化迈上了新台阶。 水文仪器和测验手段上探索创新。人一处、人二处率先进行尝试引进先进的水文测验手段(LDM-51智能型明渠流量测量系统MGG/KL-DCB型便携式明渠流速/流量计),改变了长期人工计数的落后测验方式,提高了测流效率,测流设备设施得到了更新。外江管理处在元通水文站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实现了水文缆道测验自动化,灌区水文测验向自动化迈上了新台阶。 水文仪器和测验手段上探索创新。 人一处、人二处率先进行尝试引进先进的水文测验手段( LDM-51 智能型明渠流量测量系统 、 MGG/KL-DCB 型便携式明渠流速/流量计 / ),改变了长期人工计数的落后测验方式,提高了测流效率,测流设备设施得到了更新。外江管理处在元通水文站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实现了水文缆道测验自动化,灌区水文测验向自动化迈上了新台阶。 灌区水文工作在发展进步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灌区水文工作在发展进步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灌区水文工作在发展进步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灌区上下游交接水水量不平衡是历来存在的问题,更是值得我们下一步要思考寻求解决统一的问题。 1.灌区上下游交接水水量不平衡是历来存在的问题,更是值得我们下一步要思考寻求解决统一的问题。 1. 灌区上下游交接水水量不平衡是历来存在的问题,更是值得我们下一步要思考寻求解决统一的问题。 2.灌区水文技术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部分管理处对灌区水文队伍的培训、测验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先进技术的引进非常重视,水文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一些处新增灌区水文工作开展进度缓慢,未配置相应的供水计量设施、设备,水文工作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灌区水文技术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部分管理处对灌区水文队伍的培训、测验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先进技术的引进非常重视,水文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一些处新增灌区水文工作开展进度缓慢,未配置相应的供水计量设施、设备,水文工作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 灌区水文技术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部分管理处对灌区水文队伍的培训、测验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先进技术的引进非常重视,水文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一些处新增灌区水文工作开展进度缓慢,未配置相应的供水计量设施、设备,水文工作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3.灌区水文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不足,技术人员结构老化。  3.灌区水文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不足,技术人员结构老化。  3. 灌区水文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不足,技术人员结构老化。     4.水文技术人员工作艰苦,相同条件下工作津贴偏低,不能有效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水文技术人员工作艰苦,相同条件下工作津贴偏低,不能有效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 水文技术人员工作艰苦,相同条件下工作津贴偏低,不能有效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各处要继续加强水文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灌区交接水测验上下游多沟通协调,共同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1.各处要继续加强水文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灌区交接水测验上下游多沟通协调,共同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1. 各处要继续加强水文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灌区交接水测验上下游多沟通协调,共同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灌区各处应加强交流学习。条件成熟的管理处可以组织水文工作人员到兄弟灌区交流学习,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水文测验及管理技术水平。 2.灌区各处应加强交流学习。条件成熟的管理处可以组织水文工作人员到兄弟灌区交流学习,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水文测验及管理技术水平。 2. 灌区各处应加强交流学习。条件成熟的管理处可以组织水文工作人员到兄弟灌区交流学习,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水文测验及管理技术水平。 3.灌区水文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管理处,应在条件范围内,到各大专院校引进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充实水文技术力量;对那些非专业,兼职的,结合实际开展水文业务培训工作,提高水文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 3.灌区水文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管理处,应在条件范围内,到各大专院校引进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充实水文技术力量;对那些非专业,兼职的,结合实际开展水文业务培训工作,提高水文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 3. 灌区水文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管理处, 应在条件范围内,到各大专院校引进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充实水文技术力量;对那些非专业,兼职的,结合实际开展水文业务培训工作,提高水文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 4.适当提高水文职工工作津补贴,提高水文工作人员积极性,充分发挥水文技术人员的潜在能力和技术水平,为推进灌区计量供水、计量收费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4.适当提高水文职工工作津补贴,提高水文工作人员积极性,充分发挥水文技术人员的潜在能力和技术水平,为推进灌区计量供水、计量收费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4. 适当提高水文职工工作津补贴,提高水文工作人员积极性,充分发挥水文技术人员的潜在能力和技术水平,为推进灌区计量供水、计量收费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